現在, 很多人對慢性腎炎存在3個錯誤認識和2個誤區。 正是這些認識和誤區, 有時使大家放鬆了警惕。 慢性腎炎作為一種疾病, 應該有明顯的症狀和體征表現, 任何疾病都是有症狀和體征表現的, 例如肝炎有噁心、皮膚鞏膜變黃, 肺炎有咳嗽、濃痰。 可慢性腎炎有什麼表現呢?常見的四種表現是水腫、高血壓、蛋白尿、血尿。 但實際上, 有時候這些症狀和體征院表現非常輕微, 或者說人們不容易發現而聯想到自己已經患上腎炎這種疾病。
高血壓
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 沒有頭暈、心悸的感覺, 是不會特意去量血壓的,
血尿蛋白尿
對於血尿和蛋白尿來說, 這些名詞更容易讓人誤解。 血尿是不是就是小便中帶血呢?蛋白尿是不是就是小便中有蛋白呢?這樣說對也不對。 說對是因為實際上是這樣的, 說不對是現實中人們對於這兩種異常狀態的瞭解很少, 一般人們以為血尿就是便中可以看到血, 而蛋白尿是什麼狀態就更模糊了。 其實通常人們認為的血尿是肉眼血尿, 一般出現肉眼血尿的情況大都不是由於慢性腎炎引起, 而是泌尿系統的其他疾病。 而慢性腎炎的血尿大都是鏡下血尿, 是需要化驗才能夠知道的。
水腫
腎炎的水腫一般是眼瞼水腫, 以清晨起床後最為常見。 但正常人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 清晨起床後也會出現眼瞼水腫, 起來活動後就會消退。 這樣的日常生活經驗很容易使患者及其家屬警惕性降低。
誤區
慢性腎炎從急性腎炎轉化而來
慢性腎小球腎炎是一組多病因, 由各種細菌病毒或原蟲等感染, 通過免疫機制、炎症介質因數及非免疫機制等引起的腎小球疾病, 多數患者與鏈球菌感染並無明確關係, 據統計僅15%-20%的患者是從急性腎小球腎炎(以下簡稱急性腎炎)轉化而來。 因此, 大家查出這種病時都很疑惑:什麼時候得的這個病啊, 沒得過急性腎炎啊。 在這裡, 許多人把急性腎炎和慢性腎炎混淆了。
年輕人怎麼會患上慢性腎炎
很多人都說, 怎麼這麼年輕會得這種病。 其實, 尿毒癥這個疾病的發病人群就集中在青壯年。 如果回顧病史, 可能許多人在一開始患上慢性腎炎時的年紀非常輕。 由於很多人一檢查就到了尿毒癥期, 無法明確知道到底何時患上慢性腎炎這個疾病的, 因此也沒有非常準確的統計資料提示我們慢性腎炎的具體發病年齡段。
慢性腎炎有隱匿性, 伴隨許多人認識上的偏差, 雖然這個隱形殺手在一步步地侵蝕病人的腎臟, 但腎臟有強大的代償功能, 病人即使已重病纏身, 也可沒有任何症狀, 表面上和常人一樣。 實際上, 代償和失代償好像即將決堤的大壩與決堤的大壩一樣, 前者看似一切正常, 怎想一場災難卻將來臨。 如果在決堤前, 補救工作做得好, 尿毒癥是可能避免的, 至少可以推遲它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