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肝硬化患者要攝取適量的蛋白質

肝硬化患者在蛋白攝入量上應根據患者自身蛋白缺乏程度及病情而定, 而不可一味的高蛋白飲食或限制蛋白的攝入都是不合理的表現, 可以說不同病情程度對蛋白的需求量也不同, 如因血漿低蛋白而引起的肝腹水, 在蛋白的攝入上應適當增加其攝入量, 以協助糾正低蛋白血症, 進而緩解症狀;若出現肝昏迷前兆或肝功能嚴重受損時, 在蛋白的攝入上應嚴格把握, 以免誘發或加重病情的惡化程度, 因此蛋白的攝入量應分情況具體而定。

此外, 肝硬化患者若沒有明顯異常症狀, 注意適量優質蛋白攝入對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免疫力的提高都是很有益的;而若攝入過量且伴有肝功的嚴重受損,

不僅會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 而且因受損肝臟對蛋白的分解代謝功能降低, 過量的蛋白會增加血氨的濃度, 繼而可能導致危及併發症肝昏迷的發生, 因此肝硬化蛋白的攝入量應使病情而調整適宜的量對疾病的預防是很重要的。

肝硬化患者高蛋白攝入量的把握很重要, 視病情而定蛋白的適宜量, 對充分發揮其積極有利一面並避免不利影響是很有成效的。

有相當多的慢性肝炎患者一旦查出得了肝硬化, 就會覺得等於被判了死刑。 其實, 這種說法並不科學。

隨著醫療科學技術的發展, 一些頑固性疾病最終將被人們所認識並制服。

肝硬化“很難治療”的結論無疑是把患者帶入一個誤區, 加重了患者的精神負擔, 使患者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甚至陷入絕望, 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和恢復。

肝硬化是否可以治療其實與所採用的治療方法有很大關係, 不能一概而論。 儘管醫學上將肝硬化、肝腹水視為最棘手而不易治療的重病, 但是由於肝的再生能力很強, 只要通過及時正確的治療, 還是有望讓肝硬化、肝腹水逆轉的, 尤其是從慢性肝炎慢慢發展成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的, 逆轉的可能性更大。

專家強調, 所謂合理正確的治療方法, 關鍵就在於是否辨證整體治療和合理用藥。 一般來說, 治療肝硬化應該考慮以下六個方面:能否減輕肝組織炎症壞死及變性,

改善肝內微循環, 營養肝細胞;能否調整和糾正肝微環境中細胞間相互關係的紊亂, 多層次、多靶點地抑制纖維的過度生長, 防止纖維化, 促進膠原纖維降解;能否清除自由基, 抑制脂質過氧化, 保護幹細胞膜;能否誘導機體自身干擾素的產生, 抑制病毒複製;能否提高IL-2水準, 啟動LAK細胞、NK細胞, 調節T、淋巴細胞功能, 有效發揮防、抑、殺腫瘤的作用;能否調節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系統, 全面調整人體機能, 明顯改善慢性疲勞綜合征和亞健康狀態。 如果這些方面都照顧到了, 完全可以達到有效的治療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