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石, 俗稱“牙鏽“, 它是地較堅附著牙面上的鈣鹽沉積物, 刷牙也不刷掉, 牙石是牙菌斑礦化的結果, 牙菌斑是口腔內經細菌為主體, 非常稠密且很薄的透明薄膜, 最容易附牙頸部、牙齦邊緣, 牙面窩溝和粗糙不平處, 牙菌斑需用顯示劑染色後才能看見。
牙菌斑形成極快, 把牙齒刷乾淨, 過幾小時, 牙齒上很快就形成薄薄的一層膜, 細菌很快在上面發育滋生, 牙菌斑形成後, 唾液中的鈣鹽可逐漸沉澱在裡面, 時間長了, 變成像石頭一樣堅硬的牙石, 非常牢固地附牙齒上, 牙石中的鈣主要是唾液中來, 所以牙石往往在靠近唾液腺開口的部位特別多,
牙石表面總是覆蓋一層牙菌斑, 牙石在顯微鏡下觀察其表面是多孔粗糙的, 所以牙石為牙菌斑的積聚和滋生提供了有利條件, 牙菌斑內的細菌大量繁殖和產生毒素, 而且細菌分解食物殘渣, 也產生有害物質, 這毒素和有害物質是病原體, 破壞牙齦(俗稱“牙花“)組織, 產生牙齦炎, 出現牙齦紅腫, 刷牙時容易出血, 嚴重時咬饅頭或吃水果時也會引起出血, 在食物上留有血印。 牙齦炎繼續發展, 侵及深層的牙周組織, 可發展為牙周炎, 這時除牙齦紅腫外, 還出現牙周袋, 而且溢膿, 牙槽骨吸收, 牙齒鬆動和移位, 影響咀嚼功能和食物消化。
注意口腔清潔衛生, 養成良好的早晚刷牙習慣和正確的刷牙方法, 並定期到醫院檢查、潔治, 可防止牙菌斑和牙石的形成, 預防和治療牙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