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分為內痔和外痔。 是長在肛門上的東西。 以紅腫和潰瘍為主。 主要症狀是大便時會痛, 嚴重的還會流血和脫肛。 不及時治會影響身體和生活。
專家介紹說:痔瘡是直腸下端黏膜、肛管和肛門緣皮膚下的靜脈叢擴大、曲張而形成的靜脈團。 但是很多人對痔瘡的症狀都不甚在意。
臨床上痔瘡的症狀表現主要有:
(1)肛門腫物脫出:它指直腸或肛管內的突起物或贅生物, 經肛門脫出, 輕者僅在排便時脫出肛外, 重者在腹壓增加時, 如咳嗽、下蹲、用力等即可脫出。
(2)肛門流出分泌物:它既可由瘺口溢出, 又可由肛門內排出,
(3)肛門瘙癢:多是由於肛門及周圍皮膚受刺激而產生的瘙癢不適。
(4)便血:可發生在便前或便後, 血色鮮紅, 血與糞便不混合, 出血量可大可小。
(5)肛門直腸疼痛:由於肛門部神經豐富, 感覺敏銳, 受刺激後易發生輕度疼痛或劇烈疼痛, 如表現為刺痛、脹痛、灼痛、墜痛等, 可發生在便時或便後。
(6)肛門直腸墜脹:它是由直腸病損刺激局部引起的症狀。 輕者僅見局部脹滿下墜;重者則為裡急後重, 頻頻登廁, 便後重墜依然, 十分痛苦。
痔瘡以齒狀線為界, 可以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 其症狀表現分別是:
①外痔的症狀以疼痛搔癢為主。
②內痔則以流血及便後痔瘡脫出為主, 內痔依嚴重度再分為四期:僅有便血情形的為第I期;無論有無出血,
③混合痔各個時期的症狀則為:早期, 主要是大便出血, 血量較多, 有時點滴而下, 血量有時如泉噴射, 沒有疼痛或其他不適。 中期, 大便後就會有痔核脫出肛門外。 晚期, 大便後痔核脫出不能回到肛門內, 需要用手推回。 嚴重時咳嗽、用力、工作或勞動時都會脫出肛門外, 經常因分泌物增加。
上面所介紹的就是痔瘡在臨床上的表現, 我們只有對痔瘡的症狀有所瞭解, 才能更好的對痔瘡進行預防和治療, 在這裡祝願廣大痔瘡患者早日康復, 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