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到夏季就經常發生頭痛, 原因是夏日氣溫攀高不下, 加之現代都市生活的快節奏迫使人們投入緊張的工作和學習之中。 頭痛, 已成為一種在暑期發病率極高的“都市病”。 有關資料顯示, 夏季的頭痛患者以白領工作者和女性居多。 隨著空調的普及, 室內外溫差大, 人們進出房間不注意調節溫度, 會加重頭痛的嚴重程度。 另外, 睡眠不足, 精神疲勞, 情緒激動, 不規則的生活都可誘發頭痛。
1.疰夏性頭痛。
有些人一到夏季, 特別是在氣溫突升的初夏和氣溫超過攝氏37度的酷暑時段, 就會經常頭痛並伴有食欲不振、低熱和全身乏力。
預防措施主要是注意環境降溫, 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 飲食以清淡為主, 多吃蔬菜、水果。
2.缺水性頭痛。
夏季氣溫常高於人體體溫, 因而汗液蒸發也多, 如不及時補充水分, 人體就容易脫水。 人體脫水後, 腦脊液也隨之減少, 顱骨和腦組織的間隙就會加大, 當體位變化, 尤其是站立時, 腦組織因輕度“下沉”或“震動”, 使得腦部的神經根和血管受到牽拉而出現頭痛症狀。
對於這種因脫水而出現的頭痛, 可以輸入一定量的生理鹽水, 以消除或減輕脫水。 同時患者應臥床休息,
3.偏頭痛。
偏頭痛又稱血管性頭痛, 是因顱內顱外血管發作性舒縮功能障礙出現頭部劇痛。 疼痛可以是單側也可能是雙側性的, 疼痛發作時伴有面色蒼白、噁心、嘔吐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 有的患者頭痛出現前30分鐘左右有視覺症狀, 即閃光幻覺, 如有閃爍的暗點或者是“眼前冒金星”等。
為減少偏頭痛的發生, 夏季要特別注意勞逸結合、睡眠充足, 避免焦慮和緊張。
4.傷暑性頭痛。
夏季天氣炎熱, 人們貪圖涼爽將空調開得溫度很低, 室內外溫差太大, 一出家門不能適應, 炎暑反易影響身體;有些人在外界氣溫超過35℃的情況下,
預防措施主要是防暑降溫得當, 室內可以通過通風、降溫等方法, 當然空調、風扇等不宜直吹, 外出要帶遮陽傘, 注意多喝水, 因為當環境溫度超過35℃的情況下, 只有通過出汗散熱的方式才能降溫。
5.睡眠不足性頭痛。
夏天白晝時間長, 悶熱的天氣也往往影響人們的睡眠和休息, 導致睡眠不足, 腦失所養, 容易引起頭痛頭脹頭昏, 精神不足, 少氣懶言, 四肢乏力。
預防措施主要是保證睡眠時間, 如果環境溫度太高而影響睡眠的, 應適當降低溫度, 以利睡眠, 但是空調的溫度不宜過低,
值得注意的是, 每當頭痛發作的時候, 很多人選擇“能忍則忍”的消極態度, 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 頭痛往往是許多疾病的一個危險信號, 若不及時治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對此千萬不可大意。
為防止頭痛, 暑期高溫時尤其要注意安排好有規律的作息時間;空調房間要保持空氣清新, 經常通風通氣;同時要避免高溫、強光和噪音。 一旦頭痛來臨時應換一個陰涼、安靜的環境, 還可洗一個熱水澡, 同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鎮痛劑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