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 MR)是發生發育時期內, 一般智力功能明顯低於同齡水準, 同量伴有適應性行為缺陷的一組疾病。 智商(IQ)低於人群均值2.0標準差(人群的IQ均值定為100, 一個標準差的IQ值為15), 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為智力明顯低於平均水準。 適應性行為包括個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會職責兩方面。 發育時期一般指18歲以下。 智力低下精神病學又稱為“精神發育遲緩”、“精神發育不全”、“精神缺陷”。 教育、心理學稱為“智力落後”、“智力缺陷”。 兒科學稱為“智力低下”、“智慧遲緩”、“智力發育障礙”。 特殊教育學校稱為“弱智”、“智力殘疾”。 那麼, 智力低下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1、病因治療
已經查明病因者, 如慢性疾病、中毒、長期營養不良、聽力及視力障礙, 則應盡可能設法去除病因, 使其智力部分或完全恢復。 甲狀腺功能低下, 苯丙酮尿症等內分泌代謝異常患兒應早期診斷, 早期採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或苯丙酮尿症特殊飲食療法, 改善其智力水準。 社會心理文化原因造成的MR, 改變環境條件, 讓其生活在友好和睦的家庭中, 加強教養, 則可使其智力取得圈套進步。
2、訓練和康復
配合應用醫學、社會、教育和職業訓練等措施, 按年齡大小和MR的嚴重程度對患者進行訓練, 使其達到盡可能高的智力水準。
遲早讓患兒在有組織的機構(如托兒所和幼稚園)裡接受持久的綜合笥教育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