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糖尿病患兒該如何護理 六大措施細心呵護

糖尿病患兒應該怎樣護理呢?下面詳細介紹兒童糖尿病的護理的六大措施以及保健方式, 給父母支支招。

兒童糖尿病的護理措施一、控制飲食

遵醫囑給低糖飲食或按營養師要求提供飲食。 每日所需熱卡=1000+(年齡×80~100)。 熱卡分配:碳水化合物占50%, 蛋白質占20%, 脂肪占30%。 全日熱量分3餐, 分別為1/5、2/5、2/5, 每餐留少量食物作為餐間點心。 詳細記錄進食情況。 飲食控制以能保持正常體重, 減少血糖波動, 維持血脂正常為原則。

兒童糖尿病的護理措施二、排尿異常的護理

詳細記錄出入水量。 對遺尿小兒夜間定時喚醒排尿。 每天清洗會陰2次,

嬰兒需及時更換尿布。 對煩渴小兒提供足夠的飲用水, 防脫水發生。

兒童糖尿病的護理措施三、預防感染

經常洗頭、洗澡, 保持皮膚清潔。 勤剪指甲, 避免皮膚抓傷、刺傷和其他損傷。 做好會陰部護理, 防泌尿道感染。 如已發生感染, 需用抗生素治療, 以免感染促發或加重酮症酸中毒發生。

兒童糖尿病的護理措施四、心理護理與正確用藥

糖尿病需終生用藥、行為干預與飲食管理, 給患兒及家長帶來很大的精神負擔。 能否堅持並正確執行治療方案, 是治療護理成敗的關鍵。

兒童糖尿病的護理措施五、酮症酸中毒患兒的護理

一旦發生應立即進行高血糖、脫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和感染五個方面的救護。

兒童糖尿病的護理措施六、低血糖患兒的護理

注射胰島素過量或注射後進食過少可引起低血糖, 表現為突發饑餓感、心慌、軟弱、脈速、多汗。 嚴重者出現驚厥、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低血糖多發生於胰島素作用最強時, 有時可出現蘇木傑效應, 即午夜至淩晨出現低血糖而清晨血糖又增高。 應教會患兒及家長識別低血糖反應, 一旦發生, 立即平臥, 進食糖水或糖塊, 必要時靜脈注射50%葡萄糖液40ml。

糖尿病患兒的護理保健方式

“小糖人”外出時, 家長應在其衣袋裡放一張寫著“孩子患有糖尿病, 如面色蒼白、暈倒時請給孩子服用少量糖水, 請及時聯繫家長和醫生”的卡片。

國際糖尿病聯合會最新公佈的數字顯示, 全球Ⅰ型糖尿病患者人數正以每年3%的比例迅速擴張,

每年有7萬名兒童發生Ⅰ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在兒童和青少年人群中的發病率也在增長。

兒童糖尿病發病多在冬季, 因為在寒冷的日子裡柯薩奇病毒、腮腺炎病毒、心肌炎病毒等相對活躍, 容易誘發糖尿病。 肥胖及有家族糖尿病遺傳傾向的兒童, 在天氣轉涼時尤其要注意防止這些病毒入侵。 而Ⅰ型糖尿病發病急, 將近1/3的患兒等到出現了酮症酸中毒昏迷才第一次到醫院就診。 在此提醒, 高危兒童應定期做血糖篩查。 比如有糖尿病家族史;青春期孩子, 因為青春期會出現生理性胰島素抵抗, 因此是發生糖尿病的高危時期;超重、肥胖的孩子;血壓高的孩子;有脂肪肝或血脂異常;有黑棘皮體征, 即頸後、腋下、腹股溝等皮膚皺褶部位皮膚又黑又厚,

是高胰島素刺激的結果, 反映身體內有胰島素抵抗。

兒童糖尿病95%以上為胰島素依賴型, 無論是以何種形式起病, 除了控制飲食、堅持運動、心理治療以外, 還必須用胰島素治療, 其時間宜早不宜遲。

兒童糖尿病患兒應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 有規律的運動, 有利於降低血糖。 運動前後應自己監測血糖, 瞭解不同運動量對自己血糖的影響。 有運動計畫時宜將胰島素改為腹壁皮下注射, 以免運動時吸收過快, 而易發生低血糖。 對在運動時或運動後易發生低血糖的患者, 可事先適當減少胰島素的用量(一般減少原劑量的1/3左右, 需根據每個人的運動量具體情況調整), 當孩子有饑餓、噯氣、嘔吐或面色蒼白、出汗、胸悶、痙攣、神志不清等時,

要考慮是低血糖反應, 提倡隨身備25~50克食品和糖塊。 另外, 糖尿病患兒參加運動應結伴而行, 不要單獨活動, 運動後作好皮膚的清潔護理也很重要。

總而概之, 護理糖尿病患兒, 主要是從飲食、日常用藥與衛生, 還有運動幾方面入手,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多關注孩子的狀況。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