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年長寶寶尿床需警惕泌尿系統感染

小嬰兒愛尿床, 那是因為它還無法控制自己的尿意, 但是如果5、6歲的年長寶寶還經常尿床, 還出現尿頻、尿痛等症狀, 那麼家長需要警惕是泌尿系統感染。

萱萱快兩歲了, 以前很少尿床的, 最近幾天, 媽媽發現萱萱老尿床, 有時甚至白天都尿濕褲子, 剛尿完不久, 又說要尿尿, 媽媽對她的這舉動非常疑惑, 便帶著萱萱到醫院去諮詢。 醫生檢查後發現尿液化驗裡有細菌, 便告訴媽媽, 萱萱之所以老要尿尿, 可能跟泌尿系統感染有關。

泌尿系統感染, 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 在尿液中繁殖, 並侵犯尿路黏膜及組織而引起損傷,

其絕大多數是由細菌感染引起。 泌尿系統感染是兒科常見的感染性疾病, 可發生在小兒時期任何年齡。 在兒科門診, 不乏見到一些家長帶著小孩來看尿床, 或過來詢問自己家寶寶解小便頻繁等問題, 其實從兒科的角度來說, 這些問題很可能是跟泌尿系統感染有關, 尤其是女寶寶, 更要考慮是否屬於這方面的問題。

一般來說, 急性尿路感染多見於成年女性, 但其實嬰幼兒急性泌尿系統感染也不少見, 有泌尿系統感染的寶寶, 發熱是一個主要臨床表現, 新生兒還或多或少伴有腹瀉、嘔吐、拒乳、腹脹、黃疸等消化系統症狀, 嬰幼兒和年長兒或伴有尿頻、尿急、尿痛、血尿、尿液異味等尿液異常或局部刺激症狀。

由於小兒尿路感染在臨床上表現複雜多樣, 有些因為局部症狀不明顯而極易誤診或漏診, 如未及時診斷和治療, 可導致腎實質損害和慢性腎功能衰竭及高血壓。

為什麼嬰幼兒會發生泌尿系統感染

1、免疫力因素:嬰幼兒免疫功能稍微比較差, 防禦能力也相對比較低下, 當患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膚等部位受到細菌感染後, 炎症如果不能及時控制, 細菌進入血液並隨著血液到達腎臟, 並經輸尿管、膀胱、尿道下行, 造成了感染;

2、 解剖因素:男寶寶的生理性包莖、包皮粘連等結構, 以及女性嬰幼兒尿道比較短(大概1~2cm左右), 肛門與尿道口距離比較近, 括約肌功能差等, 這些生理解剖結構導致小兒尿道口極易受到細菌,

特別是大腸桿菌的污染, 細菌逆行進入膀胱、輸尿管、腎臟等部位, 導致了急性尿路感染;

3、 不注意會陰部清潔衛生:小兒不能自主控制排尿排便, 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家長為了貪圖方便, 直接給寶寶穿上尿片後不注意經常檢查寶寶有無排尿排便, 因此尿道口常會受到尿液或糞便的污染, 加上寶寶生理結構的特點, 使得這些病菌聚集在尿道口周圍, 讓它們有機可趁, 經尿道引起上行感染;

4、濫用抗生素: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寶寶一有感冒發燒等, 就要求使用抗生素, 如果過於氾濫地使用抗生素, 會使革蘭陰性菌增加, 尤其是大腸桿菌, 在這種情況下, 尿道周圍的防禦屏障被破壞掉了, 細菌侵入的機會也就增加了;

5、其他:尿路的先天畸形,

膀胱-輸尿管反流等, 也是導致泌尿系統感染的一個原因。

寶寶泌尿系統感染症狀:

新生兒期泌尿系統感染症狀不典型, 臨床上當出現相關症狀時要高度警惕。 有報導在100例嬰兒泌尿系統感染病例中, 100%有發熱, 其中70%超過39℃, 60%激惹, 50%餵養困難, 40%有嘔吐或腹瀉。 在生後最初幾天的新生兒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做血、尿、腦脊液常規和細菌培養, 以明確診斷。

1、急忙尿路感染是指病程在6個月內者。 症狀因年齡及感染累及部位而異。 年長兒與成人相似, 年齡越小全身症狀越明顯, 局部排尿刺激症狀多較輕或易被忽視。

(1)新生兒期:多由血行感染所致。 症狀輕重不等, 以全身症狀為主, 如發熱、吃奶差、蒼白、嘔吐、腹瀉、腹脹等非特異性表現。

多數小兒可有生長發育停滯、體重增長緩慢。 部分病兒可有抽風、嗜睡, 有時可見黃疸。 但一般局部排尿症狀多不明顯, 因此要提高對本病的警惕, 對原因不明的發熱應及早作尿常規檢查及悄、血培養以明確診斷。

(2)嬰幼兒期:仍以全身症狀為主, 如發熱、輕咳、反復腹瀉等。 尿頻、尿急、尿痛等排尿症狀隨年齡增長逐漸明顯。 排尿時哭鬧, 悄頻或有頑固性尿布疹應想到本病。 偶可出現黃疸。

(3)兒童期:下尿路感染時多僅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 有時可有終末血尿及遺尿, 而全身症狀多不明顯。 但上尿路感染時全身症狀多較明顯, 表現為發熱、寒戰、全身不適、可伴腰痛及腎區扣擊痛。 同時可伴有排尿刺激症狀。 部分病人可有血尿, 但蛋白尿及水腫多不明顯。一般不影響腎功能。如治療不徹底或反復發作或有尿路梗阻、畸形等其它因素者可轉為慢性。

2、慢性尿路感染指病程6個月以上,病情遷延者。

症狀輕重不等,可從無明顯症狀直至腎功能衰竭(首先出現濃縮功能受損)。反復發作可表現為間歇性發熱、腰酸、乏力、消瘦、進行性貧血等。局部下尿路刺激症狀可無或間歇出現。膿尿及細胞尿可有或不明顯。病兒多合併悄返流或先天性尿路結構異常,B型超聲波檢查或靜脈腎盂造影可見腎瘢痕,如能早期矯治可減少腎損害。

如何預防小兒泌尿系統感染

1、 做好寶寶會陰部的清潔衛生:尿片要及時更換,最好不要穿開襠褲並讓寶寶亂坐在一些髒兮兮的地方,寶寶大便後要給他們清洗下臀部,清洗的時候由尿道向肛門的方向清洗,尤其是女寶寶,更要注意這點。幫男寶寶清洗的時候,應注意睾丸皮膚褶皺處、大腿根部的清洗,男孩子要將包皮摞上去清洗,但注意不要損傷粘膜。

2、 臥床休息,給寶寶多飲水:孩子患了急性泌尿系統感染後,應注意臥床休息,同時多飲水,多飲水能夠沖洗尿道,對預防泌尿系統感染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長要給讓寶寶喝水,多吃清淡富含營養素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3、警惕小兒先天尿路畸形:當寶寶反復發燒而原因又不能明確時,應及早帶去醫院做個檢查,以明確是否存在先天尿路畸形,如發現小兒的尿路結構異常,應及時給予適當的矯治,如包皮過長、包莖、尿道下裂等,以減少尿道的感染機率。

4、治療要徹底:有些家長在給孩子治病的時候,總要求要立竿見影,一旦孩子的症狀消失,就認為孩子的病好了,而不管是否治療徹底了,對醫生制定好的治療方案敷衍了事,這往往會給孩子的疾病留下手尾,因為醫生開出的療程是有一定的根據的,是保證療效的重要條件,目的是要徹底地治療該疾病。小孩一旦患了急性泌尿系統感染,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後,在症狀消失、尿液檢查正常後,也應繼續遵醫囑用藥,療程10-14天,再經過2~3次尿液檢查正常後,才算是治癒。治療不徹底的泌尿系統感染可能由急性轉為慢性過程,進一步發展可以損害孩子的腎臟組織。

但蛋白尿及水腫多不明顯。一般不影響腎功能。如治療不徹底或反復發作或有尿路梗阻、畸形等其它因素者可轉為慢性。

2、慢性尿路感染指病程6個月以上,病情遷延者。

症狀輕重不等,可從無明顯症狀直至腎功能衰竭(首先出現濃縮功能受損)。反復發作可表現為間歇性發熱、腰酸、乏力、消瘦、進行性貧血等。局部下尿路刺激症狀可無或間歇出現。膿尿及細胞尿可有或不明顯。病兒多合併悄返流或先天性尿路結構異常,B型超聲波檢查或靜脈腎盂造影可見腎瘢痕,如能早期矯治可減少腎損害。

如何預防小兒泌尿系統感染

1、 做好寶寶會陰部的清潔衛生:尿片要及時更換,最好不要穿開襠褲並讓寶寶亂坐在一些髒兮兮的地方,寶寶大便後要給他們清洗下臀部,清洗的時候由尿道向肛門的方向清洗,尤其是女寶寶,更要注意這點。幫男寶寶清洗的時候,應注意睾丸皮膚褶皺處、大腿根部的清洗,男孩子要將包皮摞上去清洗,但注意不要損傷粘膜。

2、 臥床休息,給寶寶多飲水:孩子患了急性泌尿系統感染後,應注意臥床休息,同時多飲水,多飲水能夠沖洗尿道,對預防泌尿系統感染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長要給讓寶寶喝水,多吃清淡富含營養素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3、警惕小兒先天尿路畸形:當寶寶反復發燒而原因又不能明確時,應及早帶去醫院做個檢查,以明確是否存在先天尿路畸形,如發現小兒的尿路結構異常,應及時給予適當的矯治,如包皮過長、包莖、尿道下裂等,以減少尿道的感染機率。

4、治療要徹底:有些家長在給孩子治病的時候,總要求要立竿見影,一旦孩子的症狀消失,就認為孩子的病好了,而不管是否治療徹底了,對醫生制定好的治療方案敷衍了事,這往往會給孩子的疾病留下手尾,因為醫生開出的療程是有一定的根據的,是保證療效的重要條件,目的是要徹底地治療該疾病。小孩一旦患了急性泌尿系統感染,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後,在症狀消失、尿液檢查正常後,也應繼續遵醫囑用藥,療程10-14天,再經過2~3次尿液檢查正常後,才算是治癒。治療不徹底的泌尿系統感染可能由急性轉為慢性過程,進一步發展可以損害孩子的腎臟組織。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