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妻子一整天不在家, 自己也能照顧寶寶。
2.夜裡寶寶哭鬧, 爸爸會主動起來哄寶寶。
3.週末帶寶寶出去玩。
4.能說出寶寶最喜歡的玩具、最愛的食物、最興奮的遊戲。
5.為寶寶洗澡的時間超過3次。
6.下班立即回家照顧寶寶。
7.不管多麼累, 妻子忙著做家務時, 能主動照顧寶寶。
8.每天照看寶寶的時間超過2小時。
9.常和妻子一起看育兒雜誌。
10.能給寶寶換有大便的尿布。
11.能為寶寶做一兩樣飯食。
12.寶寶哭的時候, 5分鐘內能哄好寶寶。
13.能正確說出寶寶的喝奶量。
14.走路時, 看到和自己寶寶差不多大的孩子, 會去詢問孩子的情況。
15.認為養育寶寶時, 丈夫與妻子應各負一半責任。
查看答案
${FDPageBreak}
符合第1-3條的爸爸:能夠幫助妻子照顧寶寶, 是個好的開始, 可以逐步更多的參與撫育寶寶的工作。 爭取每天照顧寶寶的時間達到1小時以上。
符合第4-7條的爸爸:對寶寶日常生活的瞭解正在增進中, 更多地抱抱寶寶、和妻子一起和寶寶做聲音的交流, 嘗試和妻子分擔養育工作。
符合第8-12條的爸爸:開始成為妻子照顧寶寶的好幫手, 分擔了妻子的養育工作。 把好老公教導成好爸爸。
符合第13-15條的爸爸:是個全心投入養育寶寶的好爸爸, 但要注意在與妻子分擔養育工作的時候, 不要冷落了對妻子的關照。
父母角色對寶寶的影響
孩子出生後接觸的第一個社會是家庭,
在家教中我們發現:父親比母親更理解孩子, 對孩子培養目標更明確, 更實際, 要求更嚴格, 方法更適宜, 更有利孩子的發展。
有研究顯示:父親對寶寶的數理邏輯能力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 與父親密切相處的寶寶, 數學成績佳。 相比之下, 與母親常在一起的寶寶, 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對新事物的興趣上, 更擅長和人交往。
事實上, 父愛對寶寶的影響遠不止于智力, 還涉及體格、情感、性格等方面。 父親對孩子的愛、關心、照顧, 情緒的感染,
因此, 在家庭裡應提倡加大父親與孩子交往的力度, 父親再忙, 也要抽出時間多與孩子接觸, 從嬰兒早期父親就要多抱抱、逗逗、喂喂孩子, 滿足孩子情感的需求, 為孩子的體能、智力、社會性的發展創造條件。
由於母親的角色主要是養育寶寶, 因此日常生活中寶寶和媽媽更容易親近些。 父親和寶寶的融洽交流除了日常生活的照料之外,
准爸爸是胎教的必要角色
我們以前的胎教都是對準媽媽有很多的要求, 卻忽視了准爸爸的作用。 但是專家指出, 從某種意義上說, 誕生聰明健康的小寶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准爸爸。
為爸爸量身打造的親子遊戲
帶孩子只是媽媽的事嗎?親子遊戲的主角只有媽媽和寶寶嗎?其實, 爸爸也是可以和媽媽一樣和寶寶玩得不亦樂乎的, 甚至還有些遊戲是只適合身強力壯的爸爸而不適合溫柔的媽媽的, 這一刻, 爸爸的角色無可替代。
爸爸如何成為“故事大王”
爸爸們如果想成為“故事大王”, 首先就要瞭解寶寶“閱讀”過程的發展, 還要肩負起為寶寶挑選好書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