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慢性腹瀉粥來調 6款養生粥清暑止瀉

腹瀉是生活中常見的病症。 如果是因為飲食不調或吃錯食品而引起一時的腹瀉, 只要稍加調理就可恢復腸胃健康。 但是腹瀉症狀長期發生且具有週期性, 那麼就極有可能是患上了慢性腹瀉, 需要引起注意。 今天小編為你推薦六款治療慢性腹瀉的養生粥。

腹瀉:

腹瀉(diarrhea)是一種常見症狀, 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 糞質稀薄, 水分增加, 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 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粘液。 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症狀。 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 急性腹瀉發病急劇, 病程在2~3周之內。

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

白扁豆粥

【原料】白扁豆60g, 粳米50g。

【製作】粳米淘洗淨, 和白扁豆一同下鍋, 兌水煮粥至料熟。

【功效】健站脾胃, 清暑止瀉。 適用於脾胃虛弱, 嘔逆少食, 慢性腹瀉等症。

栗子粥

【原料】栗子10-15個, 粳米或糯米60g。

【製作】栗子與米兌水, 文火煮成粥即可。 或用栗子風乾後磨粉, 每次以栗粉30g同粳米60g煮粥亦可。

【用法】早晚服食。

【功效】補腎強筋, 健脾養胃。 適用於腎虛腰酸腰痛, 腿腳無力, 脾虛泄瀉。

【宜忌】栗子應煮至爛熟, 才好消化, 但多食則氣滯難消。

芡實粉粥

【原料】芡實粉20-30g, 粳米60g。

【製作】芡實煮熟, 去殼, 研粉, 曬乾備用。 每次取上述量同粳米煮為稀粥。

【用法】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益腎固精, 健脾止瀉。 適用於慢性腹瀉。

【宜忌】便秘及感冒發熱期間忌服。

蓮肉粥

【原料】蓮子粉15-20g(或用新鮮蓮子30-45g), 粳米60g(或用糯米60g)。

【製作】取蓮婦粉和粳米(或糯米)同煮, 沸後改用文火, 煮至粘稠為度。 若以新鮮蓮子煮粥更佳。 喜好甜食者, 可加適量糖調服。

【用法】作點心或早晚服用。

【功效】養心益腎, 補脾止瀉。 適用於脾虛泄瀉。

【宜忌】有外感實熱症者不宜服。

菱粉粥

【原料】菱粉20-30g, 粳米60g, 紅糖少許。

【製作】先用粳米兌水煮粥, 待煮至半熟時, 調入菱粉、紅糖適量, 同煮為粥。

【功效】健脾胃, 補氣血。 適用於脾虛食少, 營養不良, 慢性泄瀉。

【宜忌】瘧疾、菌痢者忌用。

山藥粥

【原料】山藥100-150g, 或用幹山藥磨粉60g, 每次用白麵粉100-150g, 蔥、薑適量, 紅糖少許。

【製作】先將山藥洗淨, 刮去外皮, 搗爛, 或用幹山藥粉, 同小麥面調入冷水中煮作粥糊,

將熟時加入蔥、薑、紅糖, 稍煮沸即成。

【功效】養心氣, 健脾胃。 適用於心氣不足, 脾胃虛弱, 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腹瀉久痢。

慢性腹瀉應該如何預防?

1、對於急性腹瀉, 應徹底治療, 以防轉為慢性, 飲食避免過於寒涼, 以防傷脾腎陽氣, 使病遷延不愈。

2、飲食應有節制, 忌食肥甘厚味, 過於油膩飲食往往使腹瀉加重, 忌生冷瓜果。 3, 注意保暖, 慎起居, 護腰腹, 避免受寒。

4、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不食不潔食物。

5、注意觀察病情, 尋找引起腹瀉或加重病情的有關因素, 注意調攝。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