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躺著服藥
躺著服藥, 藥物容易粘附於食道壁。 不僅影響療效還可能刺激食道, 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嚴重的甚至損傷食道壁, 埋下患食道癌的隱憂。 所以, 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藥。
2多藥同服
多藥同服, 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很難避免, 甚至還會引起一些你意想不到的麻煩。 抑鬱症的症狀得不到控制也不一定是藥物療效不好或個體差異, 而是在服用治療抑鬱症藥物的同時又服用了抗過敏藥。
意外懷孕的原因也許不是漏服避孕藥, 而是在服用避孕藥的同時服用了抗結核藥物或防止腦溢血的藥物,
導致治療心臟病藥物失效的原因可能是那些用來治療咳嗽的甘草片。 如果你懷疑自己正在或即將服用的幾種藥物可能產生不良相互作用, 一定要主動向醫師或藥師諮詢, 切記不可自行隨意停藥或換藥。
3服藥後馬上運動
和吃飯後一樣, 服藥後也不能馬上運動。 因為藥物服用後一般需要30~60分鐘才能被胃腸溶解吸收、發揮作用, 其間需要足夠的血液參與迴圈。 而馬上運動會導致胃腸等臟器血液供應不足, 藥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4隨一日三餐服藥
“一日三次”是藥物學家根據實驗測定出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速率後規定的,
“飯後服用”則是指餐後半小時服藥, 利用食物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或促進胃腸對藥物的吸收。 同樣, 如果你在飯前剛吃進不少零食, 也不必教條地非要等到飯後才服藥。 “飯前服用”則是指此藥需要空腹在餐前1小時或餐後2小時服用以利吸收。 如果你在吃飯前剛吃進一大堆零食, 那此時的“飯前”可不等於“空腹”。
空腹或飽腹時服用的常用藥:飽腹服用的有阿司匹林、青黴素V鉀、安定、磺胺吡啶、撲爾敏、複方新諾明、環丙沙星、幫助消化的胃蛋白酶等。
5對著瓶口喝藥
對著瓶口喝藥的情況多見於喝糖漿或合劑。 一方面不能準確控制攝入的藥量, 要麼達不到藥效, 要麼服用過量增大副作用;另一方面容易污染藥液, 加速其變質。
6喝水過多
喝水過多,
這樣會稀釋胃酸,
不利於對藥物的溶解吸收。
一般來說送服固體藥物1小杯溫水就足夠了。
對於糖漿這種特殊的製劑來說,
特別是止咳糖漿,
需要藥物覆蓋在發炎的咽部黏膜表面,
形成保護性的薄膜,
以減輕黏膜炎症反應、阻斷刺激、緩解咳嗽,
所以,
建議喝完糖漿5分鐘內不要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