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平時是一個很注重養生的人, 因為黑色食物有助於養腎, 所以家裡從來不斷黑米、黑米麵、黑芝麻糊、黑豆、黑豆面等黑色類食物。 黑米不用說了, 煮粥做飯都行。 黑米麵用來烙餅的時候多, 黑米麵雞蛋餅有一段時間是我家早餐桌上的常客, 別有一股子香味。 偶爾蒸饅頭的時候放點黑米麵用於調色。 黑豆不用說了, 一般用來打豆漿。 至於黑豆面, 除了烙餅的時候加點以外真沒做過別的, 總感覺其有一股子豆腥味, 怕做別的不好吃。 因為用的時候少, 所以也不多買, 每次買個一斤多點, 能吃一兩個月。
對黑豆面的重新認識始於一次聚餐, 一個老鄉點了黑豆窩窩這道西北特色小點, 上來以後看著就是黑乎乎的石頭似的東西, 因其其貌不揚, 所以覺得不會好吃而不想動。 在老鄉的一再勸說下, 才拿起一個咬了一口, 沒想到竟是這樣的鬆軟香甜, 只一口就欲罷不能了。 經向服務員打聽才知道黑豆窩窩是採用黃土高原的黑豆面為主要原料手工捏制而成, 純綠色食品, 難怪豆味濃郁, 香甜可口。
愛美食的人就是有這種精神, 碰上自己沒吃過又很感興趣的東西, 回家來一定要琢磨著自己做出來才行。 打聽好做法, 趁著週末有時間便做了幾個出來。 別說, 出來的成品還比較令人滿意, 尤其讓我感到意外的是, 原本以為會對這樣毫不起眼的食物不屑一顧的兒子,
${FDPageBreak}
主料:黑豆面50克, 河套雪花粉5克
輔料:小蘇打0.4克, 白糖3克, 胡麻油4克
做法:
1. 稱量好的黑豆面用滾燙的開水燙熟, 去除豆腥味。
2. 燙好的面晾20分鐘後加入小蘇打、白糖、胡麻油和雪花粉攪成軟麵團。
3. 手沾涼水, 取一小團麵團成橢圓形。
4. 上籠大火蒸18分鐘即可。
${FDPageBreak}
美食心得:
1. 燙麵的開水要一次加足。
2. 面要和的軟一些。
3. 整形的時候手要沾涼水, 不然麵團沾手哦。
4. 沒有胡麻油就用沙拉油、橄欖油等代替, 但產自西北的胡麻油最香。
不要以為黑豆面就是黑色的, 生的黑豆面是綠色的, 裡面帶有黑色的小點點, 經開水一燙顏色就變深了, 再一蒸就黑了, 這也是黑豆面的另一個神奇之處呢。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