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是人身體裡儲存膽汁的場所, 不斷地將肝臟分泌的膽汁儲存起來, 並加以濃縮, 在進食的時候, 膽囊通過自身的收縮, 將濃縮的膽汁排入十二指腸, 以幫助消化脂肪。 如果膽囊因諸如膽囊炎、結石、息肉、膽囊癌等種種原因不得不被切除時, 人們將面對因膽汁得不到調控而引起的生理狀態的改變。 這時, 膽汁將持續進入十二指腸, 而在人們進食時卻又不能得到足夠的膽汁來幫助消化, 會出現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狀, 如腹部不適、腹脹、腹瀉等。
切除膽囊以後, 這些機體的代償性變化是適應消化的需要。
另外膽囊炎做了膽囊切除術, 一般有40%~45%的病人療效滿意, 症狀消失。 但是少數病人手術後原有的症狀仍然存在, 或經一段時間緩解後原有症狀又復發, 還有的出現新的症狀, 這些統稱為“膽囊切除術後縮合征”。
術後以低熱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維生素為飲食原則, 控制熱量減輕體重, 控制進食總量, 每餐應七八分飽。 保持體重在理想範圍內, 超重和肥胖者應該減肥。 術後前3個月尤為重要。
一、減少脂肪和膽固醇。
講究葷素合理結合, 儘量減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和膽固醇含量, 膽囊切除後, 因缺乏足量濃縮膽汁, 若過量攝入脂肪和膽固醇, 會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重者出現脂性腹瀉, 導致營養不良。 平時提倡使用植物油, 避免攝入動物油, 儘量少食濃肉湯、濃雞湯、濃魚湯等食物,
二、講究烹調有方法。
烹飪應力求清淡, 最好採用清燉、蒸煮、煨湯等方法。 避免油炸、燒烤、煙熏、半生半熟的燒煮方法, 並儘量少用調味品, 適應手術後膽道功能的改變, 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
三、補充優質蛋白質。
補充充足的低脂優質蛋白質, 有利於修復因膽囊炎和膽石症引起的肝細胞損害, 可以選擇魚、蝦、禽、豆腐及少油的豆製品等食物。
四、補充膳食纖維。
多食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
五、攝入足量的蔬菜水果。
每天蔬菜攝入量應大於500克, 水果至少有2種, 來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 並且可以減少膽固醇的形成, 減少脂肪和糖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