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讀不進書是心理障礙嗎?

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 
在日常學習中,很多同學可能都有這樣的困惑:注意力不集中時,聽不進課,上不成自習,非常煩惱,"注意力不集中"的確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影響很大。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注意力是很難長時間集中的,"走神"其實是正常的心理現象。 人的注意力會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而走神,會因為內心的情緒波動而被干擾,這都是普通人的心理。 教學上通常每節課只安排40或45分鐘,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有的人學習時注意力可以在一定時間內高度集中,甚至可以在鬧市學習,但這樣的人之所以注意力集中,一是因為他們對學習的內容非常感興趣,二是因為他們有寧靜的心靈,也就是說,這樣的人的內心是自我和諧的,並沒有那麼多心理衝突。
 
無數的事實也表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與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之間明顯的差別之一就是注意力的好壞。  
那些自述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學,原因多種多樣,大致可分成如下幾種情況:一是注意力本身沒有什麼障礙,而在於自我苛求、完美主義的傾向,他們常常要求自己能夠學習時,心思百分之百在學習上,若是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傾向於自我譴責。 二是對上課的目的、意義認識不足或對所學內容的意義認識不足、目的不明確,缺乏學習的興趣和責任心。 三是受外界環境的干擾,環境因素如噪音,偶發事件,新、奇、特等刺激的影響。
四是身體因素,包括饑渴、睡眠不足與疲勞、生病等。 五是心理壓力過大導致緊張、悲觀、焦慮、煩躁等均可導致注意力渙散。  
注意力不集中的對策 
首先,對於注意力不集中,不必過於自我苛求。 你可以採取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注意力不集中就不集中吧,只要集中的時候我能聽好課就行"。 不要因為所謂的注意力不集中,就過分關注這件事。 正確的態度是,帶著這種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感覺,該幹什麼幹什麼,盡力學就是了。  
其次,要認識上課的重要性並適應老師的講課方式。 因為每堂課的內容都有它的重要性和意義,都有一部分新的知識要我們去掌握。 而且老師常常會講些書本以外的知識,有經驗的教師還能教給學生怎樣去學習知識和發展自己的能力。
 
第三,排除干擾不受內外影響。 當你發現自己有思想不自覺"開小差"的時候,要及時糾正過來,不能任其發展。 當課堂上出現不安靜,其他同學干擾或外界的影響時,也要排除干擾,不受影響,保持集中注意力的心理狀態。  
集中注意力的五大方法 
下面再介紹幾種具體的克服"走神兒"的辦法,供大家選擇: 
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有助於注意力的集中,克服注意力渙散的現象。 如學習時用自言自語的方式提醒自己,如"集中注意"、"努力聽講"等句子,然後把它們放到你平時容易看見的地方,只要一看到它們,就會提醒自己:"別走神兒呀!" 
情境想像法 
無論多麼愛走神兒的學生,當參加重要的考試或競賽時,他也會盡可能地集中注意力作答、發揮出最佳水準。
因此,請你每次做作業時想像自己是在參加某次大考或競賽,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效率,這樣可以使自己緊張起來,注意力就自然集中了。  
記錄法 
給自己準備一個小本子,專門用來記錄走神兒的內容。 比如,今天數學課中你想踢足球來著,那麼就要在本子上做記錄:"數學課——踢足球——約一分半鐘"。 這樣記錄幾天以後,你從頭至尾認真看一遍,你會發現自己胡思亂想的東西是多麼無聊,浪費了多麼寶貴的時光。 漸漸地,你會對走神兒越來越厭惡。  
自我獎懲法 
在你每次寫作業或複習功課之前,先給自己定一個時間表,越具體越好。
如果在規定時間完成了學習計畫,那麼就可以獎勵一下自己:看會兒動漫或吃零食;相反,如果由於分神而使計畫落空,那你就該毫不留情地懲罰自己做不願做的事,如幹雜活等。  
訓練聽課技巧 
一是要做好課前預習,瞭解老師講課的重點、難點;二是聽課時根據老師講課的進度,調整聽課心理狀態;三是帶著問題聽講,也可以有意識地尋找問題,發現異點,激發聽課興趣;四是努力追尋老師講課的思路,找出自己的疑難點,及時提問。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