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子吃。 不過, 到了我們人這裡就變成了“早起的人兒知病兆”, 身體的某些不適或者疾病的先兆可能在我們早晨起床的時候留下蛛絲馬跡, 到底怎麼回事?為你介紹早起的10個身體症狀, 若有中招, 可要小心啦!
1.早醒失眠
淩晨三四點, 別人睡夢正酣, 你卻早早醒來, 並鬱鬱寡歡, 難以再次入眠。 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表示你可能有比較嚴重的神經衰弱, 需要從生活習慣上做調整。 包括系統的健身活動, 旅遊療養, 調整過於緊張緊湊的學習、工作方式, 養成午睡的習慣等。 有些抑鬱症和精神心理障礙的病人也會出現早醒失眠的毛病,
2.清晨頭昏或頭痛
優質睡眠後, 早晨醒來時應該感到頭腦清醒, 神清氣爽。 如果早晨醒來頭腦不清醒, 反而昏沉沉的, 或者有頭暈症狀, 提示可能患有頸椎骨質增生、血脂增高等疾病。 建議儘快到醫院做頭部、頸部CT檢查或者檢測血脂等各種血液指標。
3.一覺醒來全身虛汗
這可能是由於陽氣虛弱, 汗液自行溢出。 這類人通常很容易感冒, 因此要多注意保暖, 以免受風寒, 平時可以多吃雞、鴨、魚、蛋、山藥、羊肉、桂圓等, 不宜吃生冷的西瓜, 少吃涼拌菜。
4.嗓子幹、癢、疼
一是由於開空調時間過長、排濕過度等, 導致室內空氣過於乾燥, 這種情況最好在睡前關閉空調, 開一會兒加濕器。 如果口幹的同時, 還覺得嘴裡有苦味、小便短黃, 可能是肝膽濕熱, 可以服用車前草、金錢草等清熱利濕的中藥, 症狀很快就會得到改善。
5.下床時頭暈心慌
頭暈的原因有很多, 如果你平時血壓較高, 應該立刻平臥, 並測量一下血壓;如果此時還伴有噁心或心慌, 有可能是頸椎出了問題, 需要注意頸部的伸展或旋轉是否靈活;心律失常等心臟病也會導致頭暈、心慌, 有心臟病史的人應到醫院做心電圖檢查。 需要區別的是, 如果是猛起時出現頭暈及心慌, 可能是低血糖或低血壓引起的, 多數為一次性的。
6.眼前有一層霧
早晨起來就看不清東西, 有時眼角還會有分泌物, 多半是結膜發炎了。 這類人平時要避免隨意揉眼, 應勤洗手, 用流水洗臉, 不和家人共用毛巾、手帕等。
7清晨浮腫
浮腫是機體細胞外液中水分積聚導致的局部或全身腫脹, 與身體很多器官的病變有關。 正常人睡前喝水較多或晚上吃得過鹹, 會引起臉部水腫, 注意飲食後, 多會改善。
但其他部位浮腫要重視, 例如眼瞼等疏鬆部位、身體下垂部位浮腫分別代表腎臟和心臟功能出現問題, 若從面部浮腫擴大到全身時, 患腎臟疾病的可能性很高, 應儘快到醫院檢查, 以確定病因。
8.關節僵硬
晨僵的原因是由於在睡眠或活動減少時, 使受累關節周圍組織滲液或充血水腫,
此外, 一些過敏性病症, 如多形性紅斑、皮肌炎、紅斑狼瘡、硬皮病等, 也會出現明顯的晨僵現象。 因此在出現晨僵症狀後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查明病因並及時治療。
9.淩晨饑餓
有些人清晨4~5點醒來後感到饑餓難忍、心慌不適, 同時伴有疲乏無力, 吃些食物後症狀有所緩解, 這種情況可能是患有糖尿病。 不合時宜的胰島素分泌可以引起饑餓感或低血糖反應, 當進食碳水化合物越多時, 下一餐前越容易出現低血糖症狀。
.手腳發麻
糖尿病、痛風、老年人大腦缺血等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晨起手腳發麻, 這類人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但如果年齡尚輕就出現手腳發麻的情況, 就要考慮下列可能:
①長時間睡眠姿勢不正確, 如枕頭過高導致頭頸偏斜或睡覺時壓著手臂, 建議這類人選擇7~9釐米高、軟硬適中的枕頭, 並注意睡姿, 多翻身, 就可避免頸椎局部血管和神經組織受壓, 減少手麻症狀;
②長期伏案工作會導致頸椎病, 引起晨起時手腳發麻, 可通過中醫按摩、理療、針灸、牽引等治療;
③缺乏維生素B1也會引起手發麻, 這類人要糾正偏食的不良習慣, 多吃雜糧、豆類, 補充維生素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