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18周歲未行經,
或月經錯後、量少逐漸至閉經,
體質虛弱,
腰酸腿軟,
頭暈耳鳴,
舌淡紅,
苔少,
脈沉弱或細澀,
應選用具有滋補肝腎,
養血調經的中成藥。
常見品種有蛤蚧補腎丸、坤靈丸、女寶、天喜調經丸等。
▲月經逐漸後延,
量少,
血色淡而質薄,
繼而停閉不行,
面色萎黃或蒼白,
頭目眩暈,
神疲肢倦,
時有頭痛、心悸失眠,
舌淡,
脈弱等,
應選用益氣補血調經的中成藥,
如八珍益母丸、補血寧神片、血速升沖劑、當歸紅棗沖劑、人參養榮丸、十全大補丸、婦科再造丸、八寶坤順丸等。
其中八珍益母丸藥性平和,
補而不膩,
可以常服。
▲月經數月不行, 小腹冷痛, 得溫則舒, 肢冷畏寒, 大便溏泄, 白帶量多, 苔白, 脈沉緊或沉遲, 可選用溫散寒濕, 通經活血的中成藥。 如艾附暖宮丸、暖宮孕子丸及十二溫經丸等散寒溫經又兼補益氣血。
▲月經數月不來, 精神抑鬱不樂, 煩躁易怒, 兩脅脹悶, 少腹脹痛或拒按, 脈沉弦而澀, 宜選用理氣活血化瘀的中成藥。 如活血調經丸、婦女痛經丸、失笑散、血府逐瘀丸, 活血理氣, 化瘀調經, 可常服。 調經姊妹丸、通經甘露丸、調經化瘀丸、婦科通經丸, 偏於破血行氣通經;調經至寶丸、婦科回生丹破氣攻瘀兼以消?痛,
此外, 若月經漸少, 數月不行, 形體肥胖, 胸悶脘脹, 或頭暈嗜睡, 或面浮足腫, 或帶下量多色白, 舌質胖, 苔白膩, 脈滑, 可選用平胃散(丸)或五積丸等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