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病名, 其一般的症狀包括單或雙下肢放射性腿痛, 臀部疼痛等。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 我們一般認為的所謂坐骨神經痛極為罕見, 僅占1%左右, 坐骨神經痛不是獨立的疾病, 而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綜合征, 98%以上由脊柱病變引起, 尤其對於左右交替性坐骨神經痛, 100%為根性病變, 原發病皆為腰骶椎病變, 包括腰椎管狹窄症、腰椎間盤突出症等。 那麼, 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吃什麼藥好呢?以下就為大家具體介紹幾種:
【辨證】寒濕閉阻。
【治法】散寒除濕, 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鎮痛湯。
【組成】制川烏10克, 制草烏10克, 細辛6克, 牛膝15克, 蒼術12克, 防己12克, 制乳香10克, 制沒藥10克, 川芎15克, 桂枝12克, 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2次。
【出處】周天寒方。
【辨證】風寒濕邪凝滯, 經絡瘀阻。
【治法】祛風除濕, 散寒止痛。
【方名】皂獨附姜湯。
【組成】皂刺30克, 獨活9克, 附子9克, 肉桂6克, 薑黃15克, 蒼術15克, 薏仁30克, 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2次。
【出處】呂廣振方。
【辨證】風寒濕邪阻滯經絡, 氣血運行不暢, 筋脈失養。
【治法】舒筋活絡, 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絡飲。
【組成】獨活15克, 靈仙12克, 千年健10克, 杜仲12克, 牛膝15克, 續斷12克, 木瓜10克, 雞血藤30克, 紅花9克, 當歸12克, 川芎9克, 地龍10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2次。
【出處】曾沖方。
【辨證】風寒濕氣侵入肌膚, 流注經絡, 濕凝為痰, 痰瘀互結, 閉塞遂道, 營衛失其流暢。
【治法】祛風除濕, 活血化瘀, 滌痰通絡。
【方名】通經止痛湯。
【組成】制南星10克, 白芷10克, 黃柏10克, 川芎10克, 紅花10克, 羌活10克, 威靈仙25克, 蒼術15克, 桃仁15克, 防己15克, 元胡15克, 獨活15克, 龍膽草6克, 神曲12克, 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2次, 3天為1療程。
【出處】李治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