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抗癌中草藥
1、馬兜鈴:苦, 寒。 歸肺, 大腸經。 止咳平喘, 清肺化痰。 馬兜鈴中之馬兜鈴酸有一定的抗腫瘤活性。 適應症肺癌。 用量6-9g。 藥理研究皮下注射馬兜鈴堿1%浸劑可致腎炎, 大劑量則出現血尿, 尿閉, 呼吸困難, 甚則死亡。 若人服用馬兜鈴過量, 可引起噁心, 心煩, 嘔吐等症狀, 重者可見出血性下痢, 知覺麻痹, 嗜睡, 瞳孔散大, 腎炎血尿, 蛋白尿等, 故尤當注意在規定範圍內使用。 若蜜灸, 可降低其毒副反應。
2、硇砂:鹹, 苦。 辛溫。 入肝, 脾, 胃三經, 有毒。 消積, 化痰, 軟堅。 有細胞毒作用, 並有利水祛痰作用。 適應症食管癌及賁門癌。
3、皂刺:辛, 溫。 入肝, 胃二經。 消腫排膿, 化痰。 對S180有抑制作用。 適應症肺癌, 乳腺癌, 食管癌, 腸癌及子宮頸癌。 用量15-30g。
4、魔芋:又名蛇六穀, 蒟蒻, 黑芋頭等。 本品味辛, 性溫, 有毒。 人心、肺、肝、腸諸經。 化痰散積, 行瘀消腫。
5、紫菀:辛, 甘, 苦, 微溫。 歸肺經。 化痰止咳。 適應症肺癌。 用量5~30g。 本品含紫菀皂甙, 紫菀酮, 槲皮素, 無羈萜, 紫菀甙, 環氯亭, 揮發油等。 此外, 尚含烴, 脂肪酸, 芳香酸。 紫菀的水煎液及甲醇, 苯提取物均有顯著祛痰作用, 從本品中提取出的紫甲素有止咳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 本品對大腸桿菌, 痢疾桿菌, 變形桿菌, 傷寒桿菌, 副傷寒桿菌, 綠膿桿菌及霍亂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槲皮素有利尿作用, 表無羈萜醇對艾氏腹水癌有抗癌作用。
6、皂角菌:多孔菌科植物皂角菌的子實體。
7、杏仁:苦, 微溫。 有小毒。 歸肺, 大腸經。 祛痰止咳, 平喘潤腸 。 杏仁為薔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果仁(種子)。
8、半夏: 辛, 溫。 有毒。 歸肺, 脾, 胃經。 燥濕化痰, 止咳, 降逆止嘔, 消腫散結止痛。 適應症宮頸癌、食管癌、胃癌、舌癌等。 用量9~15g。 半夏塊莖含揮發油, 少量脂肪,
9、禹白附:辛, 溫。 有毒。 歸肺, 肝, 脾經。 燥濕化痰, 袪風止痙, 解毒散結。 本品含粘液質, 草酸鈣, 蔗醣, 皂甙, 糖甙, 肌醇, 亦含生物鹼, 膽鹼, 琥珀酸, 亞油酸, 酪氨酸, 尿嘧啶等。 禹白附有抑制結核桿菌, 鎮靜作用, 其炮製品鎮靜作用較強, 含有本品的玉真散有抗驚厥作用。 此外, 本品尚有止咳, 祛痰, 降血清膽固醇及抗癌等作用。 用量3-9g。
10、桔梗:苦, 辛, 微寒。 歸肺經。
11、紫蘇子:辛, 溫。 歸肺, 大腸經。 止咳平喘, 化痰, 潤腸通便。 本品含揮發油, 脂肪油, 維生素B1及氨基酸等。 紫蘇油有升高血漿膽固醇的作用, 蘇子有抗癌作用。 用量5-10g。
12、枇杷葉:苦, 微寒。 歸肺, 胃經。 本品含皂甙, 熊果酸, 苦杏仁甙, 齊墩果酸, 鞣質, 維生素C, 維生素B, 山梨醇, 揮發油等。 此外, 尚含樟腦, 少量蠟醇, 砷等。 其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13、葶藶子:苦, 辛, 寒。 歸肺, 膀胱經。 消痰平喘, 利水消腫。 北葶藶子含有強心作用物質, 芥子甙, 脂肪油, 蛋白質, 糖類等, 南葶藶子含揮發油脂肪油, 強心甙等。 本品的醇提取物具有強心作用, 使心肌收縮力增強, 心律減慢, 其所含苄基蘇子油有廣譜抗菌作用, 並有利尿作用。 此外, 本品尚有抗癌作用。 用量5-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