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數病人有明確外傷病史, 膝關節的扭傷多見。
2、多見於運動員與體力勞動者, 男性多於女性。
3、受傷後膝關節劇痛, 不敢活動, 活動時有卡住的感覺, 若迅速出現腫脹, 並有關節內積血。 這時還要注意是否有韌帶的損傷。
4、急性期過後轉入慢性階段。 此時腫脹減輕, 但總感到關節疼痛, 活動時有彈響, 有時在活動時突然聽到“哢嗒”一聲, 關節便不能伸直, 忍痛揮動幾下小腿再聽到“哢嗒”聲關節又可伸直, 此種現象稱為關節交鎖, 交可以偶爾發生也可以頻繁發生, 頻繁地發作交鎖影響日常生活與運動。
5、慢性階段的體征有關節間隙壓痛,
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檢查方法來進行初步判斷:
1、過伸試驗:膝關節完全伸直並輕度過伸時, 半月板破裂處受牽拉或擠壓而產生劇痛。
2、過屈試驗:將膝關節極度屈曲, 破裂的後角被卡住而產生劇痛。
3、半月板旋轉試驗:病人仰臥, 患側髖膝完全屈曲, 檢查者一手放在關節外間隙處作觸診,
4、研磨試驗:病人俯臥, 膝關節屈成90度, 檢查者將小腿用力下壓, 並且作內旋和外旋運動, 使股骨與脛骨關節面之間發生摩擦, 若外旋產生疼痛, 提示為外側半月板損傷, 此後將小腿上提, 並作內旋和外旋運動, 如外旋時引起疼痛, 提示為內側副韌帶損傷,
5、蹲走試驗:主要用來檢查半月板後角有無損傷, 方法如下:囑病人蹲下走鴨步, 並不時變換方向, 或左或右, 如果病人能很好地完成這些動作, 可以除外半月板後角損傷, 如果因為疼痛不能充分屈曲膝關節, 蹲走時出現響聲及膝部疼痛不適, 是為陽性結果, 半月板後角破裂病例在蹲走時貪響聲是很明顯的, 本試驗僅適用于檢查青少年患者, 特別使用于大規模體檢時檢查半月板有無損傷。
必須注意, 沒有一個試驗是診斷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唯一依據, 應綜合臨床症狀, 壓痛點, 以及各種陽性結果試驗, 才能作出最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