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患者有明確膝扭傷史, 受傷後, 膝關節有劇痛, 走路可伴有彈響聲, 不能自動伸直, 關節腫脹。 膝關節間隙處的壓痛是半月板損傷的重要依據。
一、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診斷方法
1.麥氏McMurray試驗迴旋擠壓試驗:患者仰臥, 檢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 另一手扶住膝部將髖與膝儘量屈曲, 然後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內旋、或內收、內旋、或內收、外旋, 逐漸伸直。 出現疼痛或響聲即為陽性, 根據疼痛和響聲部位確定損傷的部位。
2.壓痛部位:壓痛的部位一般即為病變的部位, 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及確定其損傷部位均有重要意義。
3.強力過伸或過屈試驗:將膝關節強力被動過伸或過屈, 如半月板前部損傷, 過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後部損傷, 過屈可引起疼痛。
4.側壓試驗:膝伸直位, 強力被動內收或外展膝部, 如有半月板損傷, 患側關節間隙處因受擠壓引起疼痛。
5.單腿下蹲試驗:用單腿持重從站立位逐漸下蹲, 再從下蹲位站起, 健側正常, 患側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時, 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
6.重力試驗 病人取側臥位, 抬起下肢作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 患側關節間隙向下時, 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而引起疼痛。 反之, 患側關節間隙向上時, 則無疼痛。
7.研磨試驗:病人取俯臥位, 膝關節屈曲, 檢查者雙手握住踝部將小腿下壓, 同時作內外旋活動。 損傷的半月板因受擠壓和研磨而引起疼痛。 反之, 如將小腿向上提, 再作內外旋活動, 則無疼痛。
二、膝關節內側半月板損傷的實驗室檢查項目
1.X線檢查:無特殊意義, 但可以作為排除骨折、脫位或不穩的重要診斷依據。
2.造影檢查:充氣造影、碘液造影及雙重造影, 以上3種造影對內側半月板破裂有重要價值。
3.超聲波檢查:超聲波作為一種診斷方法,
4.關節鏡檢查:在診斷及治療上具有重要價值。
溫馨提示:出現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應及時到正規的醫院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