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是常見的骨科疾病, 常伴發骨折發生, 確診時需要做一些檢查, 以便和其他的膝關節疾病作區分。 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 主要依據病史及臨床檢查, 多數病人有外傷史, 患側關節間隙有固定性疼痛及壓能, 結合各項檢查綜合分析, 多數能作出正確診斷。 對嚴重創傷患者, 要注意檢查有無合併側副韌帶和十字韌帶損傷。 對晚期病例, 要注意檢查是否有繼發創傷性關節炎。
1.壓痛部位:
壓痛的部位一般即為病變的部位, 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及確定其損傷部位均有重要意義。
2.麥氏試驗 :
患者仰臥, 檢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 另一手扶住膝部將髖與膝儘量屈曲, 然後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內旋、或內收、內旋、或內收、外旋, 逐漸伸直。 出現疼痛或響聲即為陽性, 根據疼痛和響聲部位確定損傷的部位。
3.強力過伸或過屈試驗:
將膝關節強力被動過伸或過屈, 如半月板前部損傷, 過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後部損傷, 過屈可引起疼痛。
4.側壓試驗:
膝伸直位,
5.單腿下蹲試驗:
用單腿持重從站立位逐漸下蹲, 再從下蹲位站起, 健側正常, 患側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時, 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 可引起關節間隙處疼痛, 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試驗:
病人取側臥位, 抬起下肢作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 患側關節間隙向下時, 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而引起疼痛;反之, 患側關節間隙向上時, 則無疼痛。
7.研磨試驗:
病人取俯臥位, 膝關節屈曲, 檢查者雙手握住踝部將小腿下壓同時作內外旋活動, 損傷的半月板因受擠壓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 如將小腿向上提再作內外旋活動, 則無疼痛。
8.X線檢查:
拍照X線正側位元片,
9.膝關節鏡檢查:
通過關節鏡可以直接觀察半月板損傷的部位、類型和關節內其他結構的情況, 有助於疑難病例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