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中醫有哪些祛痘全攻略

青春痘是大多青春期少男少女都會遇到的煩惱, 中醫對青春痘病因提出了沖任不調、腎陰不足、血瘀痰結等觀點。

肺經風熱型

油性皮膚多見。 丘疹呈紅色, 或有癢痛, 多分佈于鼻周。 可有口幹, 舌紅, 苔薄黃、便黃, 大便乾燥, 脈浮數。

宜清肺散熱, 用枇杷清肺飲加減:枇杷葉10克, 桑白皮10克, 黃芩10克, 梔子10克, 野菊花10克, 白茅根30克, 黃連10克, 赤芍10克, 生槐米15克, 金銀花20克, 當歸10克, 苦參10克。 有膿皰加公英、地丁;口渴加生石膏、知母;便幹加生大黃。 水煎服, 每日1劑, 早晚飯後分溫服。

大黃、硫黃、丹參、冰片各等量, 研成極細末, 與適量大豆粉混合,

加基質調成稀膏, 敷於面上。 7~10天1次, 3次1療程。

枇杷薏苡仁粥:生薏苡仁100克, 鮮枇杷60克, 枇杷葉10克。 先將枇杷葉洗淨切碎, 煮沸10~15分鐘, 撈去渣後, 納入薏苡仁煮粥, 粥熟後切碎枇杷果肉, 放人其中攪勻即可。

針灸療法:主穴選擇百會、尺澤、曲池、大椎、合谷、肺俞、委中。 配穴選四白、下關、頰車。 用瀉法, 中等刺激, 留針半小時, 每日1次, 10次1療程, 症狀好轉後改為隔日1次。

濕熱蘊結型

面部、胸背部或臀部皮疹較多。 表現為結節及多數大小膿皰, 可以擠出黃白色碎米粒樣脂栓, 皮疹紅腫疼痛。 伴口臭口苦, 大便黏滯不爽, 便秘, 尿黃。 舌紅, 苔黃膩, 脈滑數。

宜清熱化濕通腑, 用茵陳蒿東加減:茵陳30克, 梔子10克, 黃芩10克, 益母草15克, 大青葉20克, 白鮮皮20克, 大黃6克, 甘草6克。

中藥外治與肺經風熱方法相同。

涼拌三莧:鮮莧菜、鮮冬莧菜、鮮馬齒莧各100克, 分別用開水焯至八成熟, 撈出後浸入冷水中5~10分鐘, 取出控水, 切段, 適量加入調料後拌勻即可。

針灸治療:主穴選百會、大椎、曲池、合谷、肺俞、委中。 配穴選內庭、足三裡、脾俞, 病變局部周圍穴。 脾俞用補法, 其餘均用瀉法。 留針半小時, 每日1次, 10次為1療程。 症狀好轉後改為隔日1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