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研究發現基因序列可以用來預測人能否長壽

長壽基因比例高

波士頓大學一個研究小組調查1000多名百歲老人, 根據收集資料開發出一個基因分析系統。 使用這個系統, 可以預測人們是否有相當大機會“格外長壽”。

預測秘訣在於這些百歲老人身上存在的150種基因變異體, 即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 研究人員發現, 那些年齡高出人均壽命許多的老人身上通成以發現這些基因變異體。

借助電腦建模, 這個研究小組跟蹤研究物件和對照組成員身上的基因變異體, 以辨別哪些最具長壽預測能力。

研究人員還在90%的研究物件身上發現總共19個不同的“格外長壽”基因標籤。

他們發現, 研究物件中最長壽人群, 即年齡不低於110歲的老人中, 45%老人所含基因標籤顯示他們“擁有最高比例的長壽相關基因變異體”。

研究小組負責人說, 這些基因變異體“或許有助於辨認健康衰老人群中的關鍵子群”。

預防疾病可參考

研究人員發現, 不同基因標籤與癡呆等老年疾病的發病年齡、患病率有關。

研究小組共同負責人、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統計學教授湯瑪斯·珀爾斯形容這些基因標籤是“通向個性化基因組學和預測醫學的新突破”, “或許能證明這種分析方法可以普遍應用於預防和篩查多種疾病以及度身定制藥物”。

研究小組發表論文說, 一個關鍵發現是, 研究物件和對照組之間在疾病相關基因變異體上體現出來的區別微不足道,

這可能意味著相對沒有疾病相關基因變異體, 存在長壽相關基因變異體重要得多。

論文說, 如果這一發現經證明為實, 說明“其他基因變異體可能有利於減少疾病風險, 如果不考慮關於這些基因變異體的資訊, 單用疾病相關基因變異體預測疾病風險, 可能不正確, 或者誤導結論”。

生活方式也重要

儘管在不清楚其他風險因素的情況下用基因序列預測壽命, 結果有正向記錄, 但研究小組強調“這種預測並不完美”。

論文說:“它的局限性證明, 環境因素, 例如生活方式, 也對人類能活到非常高年齡有重要貢獻。 ”

先前研究發現, 美國老人長壽一個重要原因是能夠知足常樂,

哪怕收入不高。

美國人口普查局資料顯示, 全美百歲以上老人從1990年大約3.7萬人增至2008年的約8.4萬人, 預計到2040年將增至58萬人。

參與這項研究的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新英格蘭地區百歲老人研究專案收集有數千名百歲老人和數百個長壽家庭的資料, 據信是世界最大、資料最全的同類研究項目。

百歲老人是醫學、生命科學等領域寶貴的研究物件, 因為他們可以説明醫生深入瞭解與年齡有關的疾病, 如癌症、心臟病、癡呆等在老年人身上如何演進。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