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障礙

父母必須學會跟孩子對話的方法。 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有這樣的名言:“語言是存在之家”。 如果想教育好孩子, 如果真心希望孩子成為有價值的、幸福的人, 就必須由父母跟孩子進行相應的對話。
有人問我:“最近, 兒童精神寇里都來了有哪些問題的孩子呢?”這時,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們。 大部分孩子都處於成長期, 因此即使是同一個孩子, 今天和明天的症狀都可能不一樣, 很難用一句話概括。 但是, 只要仔細分析就會發現, 到醫院接受治療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症狀, 即“不聽別人的話”。
只有到醫院接受治療的孩子才有這種症狀嗎?只要是有孩子的父母都有同樣的感受:“為什麼我家孩子這麼不聽話呢?”這種孩子從來都不聽父母的話,
又專門做父母反對的事情。 那麼, 他們為什麼有如此強烈的反叛意識呢?為什麼父母很難跟孩子進行對話呢?
單方面的對話是最大的障礙
曾經有一個10歲的孩子跟媽媽一起到醫院接受治療。 媽媽就當著孩子的面, 埋怨孩子如何不聽媽媽的話, 如何反抗父母等事情。 但是孩子卻坐在離媽媽較遠的地方, 歪著頭看著其他的地方。 為了聽聽孩子的話, 我讓媽媽先離開病房。 這時, 孩子就搖著頭說:“你也看到了吧?媽媽總喜歡自己一直說, 根本不給別人說話的機會。 ”“你覺得媽媽有問題嗎?如果媽媽有一點變化,
你是不是能好一些?” “我媽媽能改變?別跟我開玩笑了。 ”孩子用絕望的口氣回答我。
只知道自顧自地說而不顧別人感受的媽媽使自己孩子的人生變得很不幸, 而孩子也為有這樣的父母深感痛苦。 但是媽媽卻不瞭解孩子的心情, 只知道埋怨孩子。 在這種情況下, 我也由衷地感到惋惜。
這位元媽媽的問題就在於“對話的單向性”。 即使是我們成年人, 如果跟只顧著自己說話的人對話, 久了也會感到疲憊, 而且每句話都是“應該這樣做”, “不要那樣做”, “為什麼不聽話”的方式來說的話, 誰都會忍不住生氣。 既然成年人都有這種感受, 更何況是孩子呢!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對孩子有多麼不公平, 因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對話本身就很難保證公平。

束縛父母手腳的絆腳石1──責任感
跟孩子對話時, 大部分父母首先認為必須向正確的方向引導孩子。 例如, 當朋友到家裡來用餐時, 如果朋友不會用筷子熟練地夾菜, 我們會有什麼反應呢?
如果朋友是剛認識不久的鄰居, 你就會想:“這個人好像不怎麼會用筷子喔!”如果朋友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老朋友, 你就會哈哈大笑說:“喂, 你怎麼連筷子都不會用啊?”
但是如果小學三年級的子女不會用筷子熟練地夾菜, 大部分父母都會說:“你怎麼連飯都不會吃啊?”“這樣不會用筷子, 以後該怎麼辦啊?”“媽媽教過你多少次啦?怎麼還是不會用?”如果朋友不會用筷子, 不是我的責任, 但若是孩子的話,
父母就認為是自己的責任。
父母的義務之一就是給孩子傳遞正確的人生價值, 即孩子的價值觀取決於父母的行為和言語, 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就難上加難。
一般情況下, 在與朋友的對話過程中, 沒有必要給對方培養任何價值觀, 因此只要彼此的關係很融洽, 互相理解, 互相尊重, 我們在與朋友對話時, 就有心情舒暢的感覺。 如果盡情地向對方傾訴, 就能消除使我們憂鬱的所有事情, 能得到重生的力量。
但是在與孩子的對話中,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互相尊重、平等的關係, 因此很難得到舒暢的感覺。 父母有義務培養孩子去適應世界, 過正常的生活, 因此只要發現孩子偏離航向, 就必須通過對話把孩子領到正確的航線上。
正因為沉重的責任感, 父母就不能盡情地享受與孩子的對話, 而經常單方面地強調自己的意見。
束縛父母手腳的絆腳石2──重複的對話
另外, 還有一種阻礙父母與孩子之間對話的原因。 在每天起床到睡覺的過程中,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 而這些日常生活具有重複的特點。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也有同樣的特點, 一天內甚至要重複幾十次關於做作業、學習、刷牙、換衣服等事情的對話。
孩子們經常摸不准應該做什麼, 經常哭哭啼啼地不讓父母睡好覺, 經常吵鬧不停, 經常弄亂屋子, 經常忘記帶學習用品。 每當這時候, 父母就容易生氣。 但是不管父母的感受如何, 孩子還是喜歡我行我素, 只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父母也只能忍耐一兩次,最終還是會忍不住發火,不知不覺地重複同樣的話:“我已經跟你說過多少次了?” “快給我住手!”“如果再犯同樣的錯誤,我不會饒你的!”
假設經過一番爭吵,孩子聽從了父母的話,但是下次要教訓孩子,就得花費更大的力氣。從這一瞬間開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就變成了接力賽,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立也會越來越嚴重。最後疲憊不堪的父母只好採用命令和訓斥的方式教育孩子。
如果每天都重複幾十次同樣的話,任何人都會感到疲倦。那麼,該說多少次,孩子才能聽懂父母的話呢?這就是束縛父母手腳的第2塊絆腳石。
束縛父母手腳的絆腳石3──不一致的時機
曾經有一位媽媽成天為孩子愁眉苦臉,仔細分析才發現她的孩子就屬於典型的“7歲綜合征”患者。即7歲的孩子普遍性格固執,不懂得讓步,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孩子的媽媽擔心地問:“如果這樣下去,這孩子會不會變成問題孩子呢?”這時,站在一旁的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就喜歡變成問題孩子。”我對她說:“7歲孩子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所以暫時只能這樣忍下去。”
曾經做過一次關於“7歲綜合征”的研究,即測試7歲的孩子理解對方立場的程度,又稱TOM(Theory of Mind)。這種測試以前主要用於自閉症兒童的檢測,但是這一次是針對正常的孩子進行測試。測試結果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理解和關心別人立場的能力會持續發展,但是鄰近7歲時,該數值會突然減低,而7歲以後又開始呈現出上升的趨勢。針對以上現象,大部分學者認為,這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特定現象。
7歲時,孩子們開始總結以前所接觸和認識到的東西,因此將承受很多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沒有更多的精力去關心和理解別人的感受,即使對方是自己的父母也不例外。此時,不管父母怎麼努力,也不能改變與孩子的對話。
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會面臨這樣的狀況。例如,當孩子進入自我發育的7歲階段時,不管父母怎樣努力,都無法進行和諧的對話。在情緒比較紊亂的青春期,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另外,當孩子準備對話時,如果父母的工作過於繁忙或受到大量的外界壓力,就容易忽視跟孩子的對話。
因此,父母與孩子就自然地重複或近或遠的對話過程。即使是關係非常融洽的父母和孩子,也會重複像波浪一樣波動的對話。在正常的發育過程中,這種現象稱為生長的動態過程(dynamic process of development)。
由此可見,孩子與父母的對話具有“波浪式”特點,因此沒有一個父母能自豪地說:“我與孩子之間的對話一直都很順暢”。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也應該承認,不管自己有多麼努力,總會有不盡如人意的時候。尤其是像7歲的孩子那樣,由於孩子自身的問題而無法正常對話時,就應該耐心地等待孩子。但是不要放棄每一個能接近孩子的機會,並且應該利用這樣的機會充分地彌補疏遠時給孩子帶來的創傷。
最重要的還是對話的方式
世界的變化太快。以前是以“大家族”為社會的主要結構,現在“大家族”已經越來越少,逐漸出現了三口之家、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等多種形態的家庭。學者認為,未來隨著家庭單位的縮小,將逐漸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情感方面的關心。換句話說,隨著一個單位的縮小,將提高其內部結構的重要性。
因此小時候跟父母的對話有問題的孩子,一進入青春期,就會顯現出比過去更嚴重的問題,甚至要徹底地關閉與父母的對話視窗。斷絕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就意味著斷絕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本身。如此一來,父母的任何話都不能影響孩子,而孩子又絕對地排斥父母的話。
總而言之,父母必須學會跟孩子對話的方法。孩子一開始並不懂得如何閱讀他人的內心世界,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是通過跟父母的對話,逐漸瞭解世界。
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有這樣的名言:“語言是存在之家”。如果想教育好孩子,如果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有價值的、幸福的人,就必須由父母跟孩子進行相應的對話。 只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父母也只能忍耐一兩次,最終還是會忍不住發火,不知不覺地重複同樣的話:“我已經跟你說過多少次了?” “快給我住手!”“如果再犯同樣的錯誤,我不會饒你的!”
假設經過一番爭吵,孩子聽從了父母的話,但是下次要教訓孩子,就得花費更大的力氣。從這一瞬間開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就變成了接力賽,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立也會越來越嚴重。最後疲憊不堪的父母只好採用命令和訓斥的方式教育孩子。
如果每天都重複幾十次同樣的話,任何人都會感到疲倦。那麼,該說多少次,孩子才能聽懂父母的話呢?這就是束縛父母手腳的第2塊絆腳石。
束縛父母手腳的絆腳石3──不一致的時機
曾經有一位媽媽成天為孩子愁眉苦臉,仔細分析才發現她的孩子就屬於典型的“7歲綜合征”患者。即7歲的孩子普遍性格固執,不懂得讓步,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孩子的媽媽擔心地問:“如果這樣下去,這孩子會不會變成問題孩子呢?”這時,站在一旁的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就喜歡變成問題孩子。”我對她說:“7歲孩子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所以暫時只能這樣忍下去。”
曾經做過一次關於“7歲綜合征”的研究,即測試7歲的孩子理解對方立場的程度,又稱TOM(Theory of Mind)。這種測試以前主要用於自閉症兒童的檢測,但是這一次是針對正常的孩子進行測試。測試結果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理解和關心別人立場的能力會持續發展,但是鄰近7歲時,該數值會突然減低,而7歲以後又開始呈現出上升的趨勢。針對以上現象,大部分學者認為,這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特定現象。
7歲時,孩子們開始總結以前所接觸和認識到的東西,因此將承受很多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沒有更多的精力去關心和理解別人的感受,即使對方是自己的父母也不例外。此時,不管父母怎麼努力,也不能改變與孩子的對話。
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會面臨這樣的狀況。例如,當孩子進入自我發育的7歲階段時,不管父母怎樣努力,都無法進行和諧的對話。在情緒比較紊亂的青春期,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另外,當孩子準備對話時,如果父母的工作過於繁忙或受到大量的外界壓力,就容易忽視跟孩子的對話。
因此,父母與孩子就自然地重複或近或遠的對話過程。即使是關係非常融洽的父母和孩子,也會重複像波浪一樣波動的對話。在正常的發育過程中,這種現象稱為生長的動態過程(dynamic process of development)。
由此可見,孩子與父母的對話具有“波浪式”特點,因此沒有一個父母能自豪地說:“我與孩子之間的對話一直都很順暢”。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也應該承認,不管自己有多麼努力,總會有不盡如人意的時候。尤其是像7歲的孩子那樣,由於孩子自身的問題而無法正常對話時,就應該耐心地等待孩子。但是不要放棄每一個能接近孩子的機會,並且應該利用這樣的機會充分地彌補疏遠時給孩子帶來的創傷。
最重要的還是對話的方式
世界的變化太快。以前是以“大家族”為社會的主要結構,現在“大家族”已經越來越少,逐漸出現了三口之家、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等多種形態的家庭。學者認為,未來隨著家庭單位的縮小,將逐漸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情感方面的關心。換句話說,隨著一個單位的縮小,將提高其內部結構的重要性。
因此小時候跟父母的對話有問題的孩子,一進入青春期,就會顯現出比過去更嚴重的問題,甚至要徹底地關閉與父母的對話視窗。斷絕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就意味著斷絕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本身。如此一來,父母的任何話都不能影響孩子,而孩子又絕對地排斥父母的話。
總而言之,父母必須學會跟孩子對話的方法。孩子一開始並不懂得如何閱讀他人的內心世界,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是通過跟父母的對話,逐漸瞭解世界。
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有這樣的名言:“語言是存在之家”。如果想教育好孩子,如果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有價值的、幸福的人,就必須由父母跟孩子進行相應的對話。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