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為您解讀心臟檢查的方法

住在五樓的王大爺退休後一直堅持徒步上樓, 可是最近兩天, 他剛走到四樓就感覺胸口發悶, 喘不上氣來, 休息兩三分鐘才能好轉。 在家裡人的陪伴下, 王大爺去醫院進行檢查。

專家點評:患者年齡超過60歲、吸煙多年、體形偏胖、而且有5年的高血壓病史, 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冠心病的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它是由於心臟的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 造成動脈管腔狹窄或阻塞, 導致心肌缺血、缺氧, 從而引起的心臟病。

對懷疑冠心病的患者, 首先要建立一個“就診檔案”, 詳細記錄病史、症狀、生命體征,

接下來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檢查, 如血脂、血糖(空腹和餐後2小時)以及心肌損傷的標誌物(即心肌酶)等, 一方面可以明確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專題 訪談 諮詢)等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另一方面可以為今後疾病發展留個對照。

此外, 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同位素心肌掃描有助於瞭解心肌缺血或壞死的部位、程度及範圍, 血管造影、血管超聲有助於瞭解血管病變的部位和程度。

在眾多的檢查方法中, 心電圖是診斷冠心病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 當心肌缺血時, 心臟的電活動會發生特異性變化, 通過心電圖儀描記這種電生理變化, 可以幫助診斷冠心病。 心電圖既包括安靜狀態下描記的心電圖、心絞痛發作時的心電圖、做運動負荷試驗時的心電圖,

還有24小時動態心電圖。

靜息心電圖:發作時才有用

在安靜狀態下描記的心電圖, 又叫靜息心電圖, 是診斷冠心病時最常用的檢查, 這種方法簡便、無痛苦, 但缺點是敏感性不高, 也就是說, 如果沒有心絞痛發作, 一半的冠心病患者心電圖表現正常。

如果在心絞痛發作時檢查心電圖, 一般90%以上可以出現心肌缺血的改變, 待心絞痛緩解後心電圖又會逐漸恢復正常。 這就是心電圖檢查的不足之處———由於檢查時間較短, 很難捕捉到心絞痛發作時的心電圖表現。

負荷試驗:人為誘發心臟缺血

除了正在住院的病人, 絕大多數冠心病患者在心絞痛發作時, 都很難及時趕到醫院,

接受心電圖檢查。 所以, 可以在做好搶救準備的情況下, 通過服用某些藥物、增加運動負荷, 誘發患者的心臟發生缺血, 同時進行心電圖檢查, 觀察心臟的“表現”, 這叫做“心臟負荷試驗”。

其中運動試驗是臨床最常用的心臟負荷試驗, 它的原理是, 讓患者進行體力活動, 加快心率, 增加心肌耗氧, 誘發心肌缺血。 適用於臨床高度懷疑冠心病, 但在安靜狀態下心電圖正常的患者。

以平板試驗為例, 患者在帶有能自動調節坡度和轉速的轉動平板(類似於鍛煉身體用的跑步機)上跑步, 醫生持續觀察患者的心電圖改變。 每當運動負荷增加, 均記錄心電圖的變化, 同步測量血壓。

需要注意的是, 負荷試驗是通過各種方法誘發心肌缺血,

這對病情較重的患者很危險, 因此, 為了安全起見, 屬於以下情況的患者不適合做運動試驗:1.不穩定心絞痛;2.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3.嚴重心律失常;4.心功能不全;5.血壓高於180/110毫米汞柱。

在文章開頭提到的王大爺, 很可能是不穩定心絞痛發作, 所以不能做負荷試驗, 需要經過積極治療, 待心絞痛症狀緩解後才能做這項檢查。


動態心電圖:連續觀察一兩天

普通心電圖只能記錄安靜狀態下短時間內的心電變化, 對發作性或一過性心肌缺血的診斷比較困難, 但如果連續監測患者的心電圖變化, 又稱Holter, 就能及時捕捉到心電生理異常的表現。

Holter可連續記錄患者24—48小時內, 甚至更長時間的全部心電圖, 無論是心肌缺血還是心律失常,

無論是持續性還是陣發性發作, 都可以通過這種檢查被發現。 而且, 還可以將心電圖出現改變的時間, 與患者當時的活動及症狀相對照。

例如, 動態心電圖可以記錄患者在各種狀態下的心電圖變化, 如進餐、上樓、休息、跑步等, 便於分析患者的心臟儲備功能和各種狀態下的反應性;還可通過心電圖與症狀結合分析, 鑒別患者不舒服的原因。 不過, Holter的缺點是, 不能給缺血心肌進行準確定位。

CT:看不到鈣化斑可排除冠心病

放射性核素心肌斷層顯像(ECT)檢查, 不同于普通CT, 在檢查前, 首先從胳膊上的血管將核素(一種放射性物質)注入患者體內, 核素沿血流到達心臟, 被心肌細胞攝取後, 就使心肌細胞帶上了放射性。 ECT機能捕捉到這種放射線, 通過分層掃描,形成心臟核素分佈的圖像。

ECT在心血管領域的應用很廣,它不僅能顯示心臟的結構、形態,還可以準確測定心功能。心絞痛患者做ECT的主要目的有:1.明確冠心病診斷;2.瞭解心肌缺血的部位和範圍;3.判斷患者的心功能。

此外,近年影像學檢查設備發展迅速,從多層螺旋電腦斷層顯像(MSCT)到雙源電腦斷層顯像(DSCT),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冠狀動脈的血管,通過檢測冠狀動脈的鈣化情況,預測冠狀動脈是否存在狹窄,以及狹窄的程度和部位。

如果沒有鈣化斑,基本可以排除冠心病。而且,在接受支架或搭橋術後,可以把接受治療的血管顯示清楚,瞭解冠狀動脈在治療後的情況。

彩超:看清心臟結構

由於無痛苦、方便、可靠、重複性好,超聲心動圖在心血管疾病診斷方面,僅次於心電圖而被廣泛應用。超聲心動圖檢查能清楚地顯示心臟結構,如心壁厚薄、心腔大小、心臟瓣膜啟閉等情況,還可以顯示心壁的運動情況,如運動幅度、協調性,還能較準確地測定患者的心功能,對冠心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提供很大幫助。

心絞痛患者的超聲心動圖改變主要表現為心腔大小變化,室壁運動幅度減低、不協調等,它還能顯示心腔內出現不同方向的血流。

除了超聲心動圖,頸動脈血管超聲也越來越多地被用於冠心病的診斷。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頸動脈就是全身動脈的視窗,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有著密切聯繫,用超聲觀察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可以判斷全身動脈硬化的趨勢。因此,可以通過超聲檢測頸動脈病變,來幫助篩選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心肌酶:發現早期心梗

血清中的肌紅蛋白常在心肌梗死2小時內升高,12小時內達到高峰,對診斷心肌梗死敏感性較高,對就診及時、高度懷疑心肌梗死患者的診斷有幫助。肌鈣蛋白常在起病後3-4小時升高,24-48小時到達高峰,在血中持續1-2周,是診斷心肌梗死的特異性指標。

肌酸激酶的同功酶CK-MB,常在起病後4小時內升高,16-24小時達高峰,3-4天恢復正常,也能較為準確地反映梗死的範圍及血管再通情況,對診斷早期心肌梗死有重要價值。

以往使用較多的心肌酶指標,如肌酸激酶CK、天門冬酸氨基轉移酶AST、乳酸脫氫酶LDH,特異性、敏感性遠不如上述三個指標,不過,其動態變化對就診較晚的患者有一定的幫助。

血管造影: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

冠狀動脈造影,是在X線透視的引導下,將一根很細的塑膠導管,從大腿根部的股動脈或手腕上的橈動脈,插入到和心臟交界的主動脈根部,注射造影劑,使冠狀動脈顯影,來瞭解冠狀動脈的走行及管腔的大小。

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診斷冠心病最直接、最可靠、最特異的方法,它可以清楚顯示冠狀動脈有無狹窄,狹窄的部位、程度、範圍以及病變處血管的血流情況等,據此指導進一步的治療措施。不過,該檢查方法屬於手術,存在創傷及一定的風險,要嚴格掌握指征。

冠狀動脈造影的主要指征為:1.接受內科治療後,心絞痛仍較重的患者,用來明確動脈病變的情況,進而考慮支架手術或搭橋手術;2.胸痛似心絞痛,但不能確診者;3.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合併心源性休克、心衰或惡性心律失常者,行急診冠脈造影和支架植入手術來挽救生命。

此外,還可以把超聲的探頭放在導管上,進行血管內超聲檢查,可以明確冠狀動脈內的管壁形態,以及狹窄程度。

給王大爺的建議

王大爺存在多種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新近表現出勞累性心絞痛的症狀,基本可以做出冠心病的診斷。就診時應先測血壓,做血脂和血糖等化驗。然後,做心電圖和Holter,監測他發生心肌缺血的規律,以及是否伴有心律失常等。再做超聲心動圖,瞭解他的心臟結構,是否因高血壓等原因有所變化。但要確診冠心病,王大爺還需做冠狀動脈造影。

造影不但能為診斷冠心病提供客觀的依據,還能指導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如果發現冠狀動脈嚴重狹窄,那他的病情隨時可能發展為不穩定型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就需要考慮做支架或搭橋治療。如果狹窄並不嚴重,可先採用藥物治療,但也不可大意,需隨時監測病情變化。

通過分層掃描,形成心臟核素分佈的圖像。

ECT在心血管領域的應用很廣,它不僅能顯示心臟的結構、形態,還可以準確測定心功能。心絞痛患者做ECT的主要目的有:1.明確冠心病診斷;2.瞭解心肌缺血的部位和範圍;3.判斷患者的心功能。

此外,近年影像學檢查設備發展迅速,從多層螺旋電腦斷層顯像(MSCT)到雙源電腦斷層顯像(DSCT),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冠狀動脈的血管,通過檢測冠狀動脈的鈣化情況,預測冠狀動脈是否存在狹窄,以及狹窄的程度和部位。

如果沒有鈣化斑,基本可以排除冠心病。而且,在接受支架或搭橋術後,可以把接受治療的血管顯示清楚,瞭解冠狀動脈在治療後的情況。

彩超:看清心臟結構

由於無痛苦、方便、可靠、重複性好,超聲心動圖在心血管疾病診斷方面,僅次於心電圖而被廣泛應用。超聲心動圖檢查能清楚地顯示心臟結構,如心壁厚薄、心腔大小、心臟瓣膜啟閉等情況,還可以顯示心壁的運動情況,如運動幅度、協調性,還能較準確地測定患者的心功能,對冠心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提供很大幫助。

心絞痛患者的超聲心動圖改變主要表現為心腔大小變化,室壁運動幅度減低、不協調等,它還能顯示心腔內出現不同方向的血流。

除了超聲心動圖,頸動脈血管超聲也越來越多地被用於冠心病的診斷。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頸動脈就是全身動脈的視窗,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有著密切聯繫,用超聲觀察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可以判斷全身動脈硬化的趨勢。因此,可以通過超聲檢測頸動脈病變,來幫助篩選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心肌酶:發現早期心梗

血清中的肌紅蛋白常在心肌梗死2小時內升高,12小時內達到高峰,對診斷心肌梗死敏感性較高,對就診及時、高度懷疑心肌梗死患者的診斷有幫助。肌鈣蛋白常在起病後3-4小時升高,24-48小時到達高峰,在血中持續1-2周,是診斷心肌梗死的特異性指標。

肌酸激酶的同功酶CK-MB,常在起病後4小時內升高,16-24小時達高峰,3-4天恢復正常,也能較為準確地反映梗死的範圍及血管再通情況,對診斷早期心肌梗死有重要價值。

以往使用較多的心肌酶指標,如肌酸激酶CK、天門冬酸氨基轉移酶AST、乳酸脫氫酶LDH,特異性、敏感性遠不如上述三個指標,不過,其動態變化對就診較晚的患者有一定的幫助。

血管造影: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

冠狀動脈造影,是在X線透視的引導下,將一根很細的塑膠導管,從大腿根部的股動脈或手腕上的橈動脈,插入到和心臟交界的主動脈根部,注射造影劑,使冠狀動脈顯影,來瞭解冠狀動脈的走行及管腔的大小。

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診斷冠心病最直接、最可靠、最特異的方法,它可以清楚顯示冠狀動脈有無狹窄,狹窄的部位、程度、範圍以及病變處血管的血流情況等,據此指導進一步的治療措施。不過,該檢查方法屬於手術,存在創傷及一定的風險,要嚴格掌握指征。

冠狀動脈造影的主要指征為:1.接受內科治療後,心絞痛仍較重的患者,用來明確動脈病變的情況,進而考慮支架手術或搭橋手術;2.胸痛似心絞痛,但不能確診者;3.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合併心源性休克、心衰或惡性心律失常者,行急診冠脈造影和支架植入手術來挽救生命。

此外,還可以把超聲的探頭放在導管上,進行血管內超聲檢查,可以明確冠狀動脈內的管壁形態,以及狹窄程度。

給王大爺的建議

王大爺存在多種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新近表現出勞累性心絞痛的症狀,基本可以做出冠心病的診斷。就診時應先測血壓,做血脂和血糖等化驗。然後,做心電圖和Holter,監測他發生心肌缺血的規律,以及是否伴有心律失常等。再做超聲心動圖,瞭解他的心臟結構,是否因高血壓等原因有所變化。但要確診冠心病,王大爺還需做冠狀動脈造影。

造影不但能為診斷冠心病提供客觀的依據,還能指導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如果發現冠狀動脈嚴重狹窄,那他的病情隨時可能發展為不穩定型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就需要考慮做支架或搭橋治療。如果狹窄並不嚴重,可先採用藥物治療,但也不可大意,需隨時監測病情變化。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