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缺血性股骨頭壞死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髖關節損傷史, 或曾有暫時性髖關節滑膜炎史。 其典型的臨床表現如下。
疼痛:最初表現為活動後髖或膝關節疼痛, 休息後減輕, 勞累後加重。 疼痛感往往較輕或呈鈍性。 疼痛部位往往在腹股溝、大腿內側和膝關節內側。 中期髖關節疼痛加重, 仍有膝關節疼痛。 後期疼痛逐漸緩解或完全消失。
跛行:初起時患兒為緩解疼痛, 而採取縮短患股負重間期的保護性步態, 即呈現疼痛性跛行步態。 當出現功能性內翻畸形時, 由於髖外展肌功能紊亂, 出現明顯的屈德倫堡跛行,
功能障礙:初起時, 患髖各方面活動均可輕度受限, 尤以內旋明顯, 外展稍次之強迫活動髖關節時可誘發疼痛。
壓痛:多位於髖關節前方的深壓痛。 檢查可發現髖關節周圍肌肉出現輕度消瘦, 痙攣甚則患肢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