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子宮肌瘤是一種婦科常見病, 且如果不是惡性(屬良性)的情況下, 在沒長到一定程度大小時, 醫生並不會建議手術切除。
沒長到一定程度並不代表以後不會繼續在長, 該種疾病屬於雌激素依賴性腫瘤, 雌激素刺激下回引發肌瘤的快速生長, 相反, 如果雌激素水準降低, 子宮肌瘤就會隨之萎縮, 因而臨床上, 多數更年期婦女罹患子宮肌瘤。
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出現卵巢功能衰退現象, 性激素水準隨之下降, 進入絕經期, 正式揮別“大姨媽時代”。
絕經後異常出血並伴有下腹脹痛可能是子宮肌瘤的表現。
絕經後子宮肌瘤受雌激素刺激形成
目前, 臨床上在絕經期後出現子宮肌瘤的患者不再少數, 經過病史及生活習性詢問, 醫生表示, 大多數絕經後子宮肌瘤患者都存在各種原因所致的長期性雌激素刺激。 雌激素刺激是肌瘤患者絕經延遲、肌瘤不萎縮或增大及絕經後子宮肌瘤發生的主要原因。
正常情況下, 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 雌激素水準下降, 絕經期到來屬於生理規律, 為什麼還會產生這麼多絕經後子宮肌瘤患者呢?醫生表示,
子宮肌瘤自然會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繼續生長, 而原本沒有子宮肌瘤的女性則增加了罹患子宮肌瘤甚至其他婦科疾病的風險。 此外, 特殊的飲食及環境, 也會造成女性體內雌激素水準提升, 引發相關疾病。
溫馨提示:當絕經之後發現又恢復了“月經”就值得警惕了, 其實此時流血並非是月經, 而是出血, 且很大的可能性是子宮肌瘤的表現。 所以, 絕經之後發現有此現象, 就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