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驚搐型痘(初熱雜症)

證候表現:驚搐之症, 多出心經, 有目睛上吊口不能言者, 有身若反弓手足僵直者, 有目翻白而雙手擎拳者, 或牙關緊閉, 或口吐白涎。 或舌頻出入, 名蛇舌風;或大叫如鴉聲而即死者, 名烏鴉風;或嘴歪頭搖者, 名黃揭風;或十指擎摣者, 名鸚爪風。 如此之症, 俱為驚癇

病因病機:此皆毒從心經過, 故有是症

預後:必痘出而驚乃定, 多在痘將出時方發驚搐, 但隨搐而隨醒者吉, 搐醒而有汗者亦吉。 蓋邪從汗解, 痘出必稀, 搐定而精神清爽, 面不青藍者吉。 若面色青藍, 形神昏暗, 醒後目閉無魂, 不思飲食, 而反潮熱大作者,

是惡候也, 其痘必稠密而難治矣。 昔人謂未痘先搐皆為順症

治則治法:凡遇驚搐, 雖要祛風, 又要顧痘, 必托痘出, 其驚乃自退矣

處方:凡驚搐之症, 必用鎮驚丸, (方見三卷丸散篇。 )以燈心草磨金銀器為引, 服之立效, 百發百中。 又要用六一散滑石(六兩, 飛過)甘草(一兩)神砂(五錢)加木通(六錢)共為末, 燈心湯引, 搐定與服, 必使小便清長, 則熱解而驚定矣。 蓋心與小腸相連, 心經火邪須從膀胱瀉之, 此治驚之要訣也。

療法:當發搐之際, 危如壘卵, 救病甚若救焚, 恐藥力一時難及, 須用火攻, 以扯散其風痰, 其效更速。 燈烙法, 先於四肢接骨之處定有一窩, 即於各接骨窩中皆下燈火一醮, 又于臍下丹田穴炙燈一醮, 但臍上心前則不敢下燈火, 恐扯痰上行也

誤治:一兒發搐, 遇一愚僧在心窩炙燈一醮, 其兒即斃, 可不慎乎?

治驗:一兒發搐, 忽然口歪于左。 余於其右牙交穴下燈火一醮, 轉盼間其口旋歪于右, 余又于其左牙交穴下燈一醮, 未幾其口乃漸正矣。 凡牙關緊閉者, 亦炙兩牙交穴, 其口自開

出處:《種痘新書》·卷之四(卷)·初熱雜症(篇)

原文:驚搐驚搐之症, 多出心經, 有目睛上吊口不能言者, 有身若反弓手足僵直者, 有目翻白而雙手擎拳者, 或牙關緊閉, 或口吐白涎。 或舌頻出入, 名蛇舌風;或大叫如鴉聲而即死者, 名烏鴉風;或嘴歪頭搖者, 名黃揭風;或十指擎摣者, 名鸚爪風。 如此之症, 俱為驚癇, 此皆毒從心經過, 故有是症。 必痘出而驚乃定, 多在痘將出時方發驚搐, 但隨搐而隨醒者吉,

搐醒而有汗者亦吉。 蓋邪從汗解, 痘出必稀, 搐定而精神清爽, 面不青藍者吉。 若面色青藍, 形神昏暗, 醒後目閉無魂, 不思飲食, 而反潮熱大作者, 是惡候也, 其痘必稠密而難治矣。 昔人謂未痘先搐皆為順症, 豈盡然乎?遇此之症, 為父母者切莫驚慌, 只可扶持, 不可把捉, 恐鬱其氣則立斃矣。 為醫者不可作急驚施治, 竣用寒涼之藥, 倘輕用寒涼, 冰其毒氣, 不得發越, 其兒必斃矣, 可不慎乎?然此等症候, 皆由毒氣壅盛於內, 不能宣發所致。 治此之法, 須詳審其由, 不可一概論也。 有毒氣壅盛於內, 不能宣發於外而驚搐者, 必痘影紅紫, 聲音響亮, 氣粗身熱, 脈浮而數, 此毒壅不能發也, 宜用清解散以宣之。 清解散防風荊芥桔梗川芎蟬蛻(各四分)前胡(六分)幹葛(五分)升麻(五分)黃芩黃連紫草木通(各六分)牛蒡連翹(各七分)山楂(八分)甘草(二分)。
有為風邪所束, 痘毒郁而不宣而發搐者, 則形色多同前, 但聲重鼻塞, 或流清涕, 脈浮而數, 是為風邪所束也, 宜用蘇解散以發之。 蘇解散防風荊芥桔梗川芎(各四分)前胡(七分)升麻紫蘇紫草木通(各五分)牛蒡連翹(各七分)蟬蛻(三分)白芷(四分)。 有元氣虛弱, 送毒不出而發搐者, 則痘影淡白在皮下, 唇淡面青, 氣緩神倦, 脈又沉細而遲緩, 是元氣送毒不出也, 宜用溫中益氣湯以托之。 溫中益氣湯人參白術(各五分)生黃芪(八分)當歸茯苓(各六分)炙草川芎(各四分)防風白芷(各三分)木香(二分)山楂官桂(各六分)。 凡遇驚搐, 雖要祛風, 又要顧痘, 必托痘出,
其驚乃自退矣。 凡驚搐之症, 必用鎮驚丸, (方見三卷丸散篇。 )以燈心草磨金銀器為引, 服之立效, 百發百中。 又要用六一散滑石(六兩, 飛過)甘草(一兩)神砂(五錢)加木通(六錢)共為末, 燈心湯引, 搐定與服, 必使小便清長, 則熱解而驚定矣。 蓋心與小腸相連, 心經火邪須從膀胱瀉之, 此治驚之要訣也。 當發搐之際, 危如壘卵, 救病甚若救焚, 恐藥力一時難及, 須用火攻, 以扯散其風痰, 其效更速。 燈烙法, 先於四肢接骨之處定有一窩, 即於各接骨窩中皆下燈火一醮, 又于臍下丹田穴炙燈一醮, 但臍上心前則不敢下燈火, 恐扯痰上行也。 一兒發搐, 遇一愚僧在心窩炙燈一醮, 其兒即斃, 可不慎乎?一兒發搐, 忽然口歪于左。 余於其右牙交穴下燈火一醮, 轉盼間其口旋歪于右,余又于其左牙交穴下燈一醮,未幾其口乃漸正矣。凡牙關緊閉者,亦炙兩牙交穴,其口自開。

轉盼間其口旋歪于右,余又于其左牙交穴下燈一醮,未幾其口乃漸正矣。凡牙關緊閉者,亦炙兩牙交穴,其口自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