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女性來說, 每個月都有那麼幾天要和自己的“老朋友”朝夕相處, 不過多數人的感覺都是疼痛、煩躁、麻煩等等, 不過或許你還了不瞭解, 月經可不僅是一件“麻煩事”, 它還能幫女性辨別體質, 瞭解身體的一些問題, 因此找出適合自己的調理方法。
月經好不好看腎氣
健康女性一般到14歲左右會出現首次月經;而後幾十年間也將與月經相伴。 從某種程度上說, 月經是反映女性身體狀況的一面鏡子, 一旦月經出現異常, 多意味著身體響起警報。 因此, 月經變化, 女性絕不能掉以輕心。
古時, 月經被稱為“月事”、“月信”,
人們常說的“月經不調”分為三類, 即週期異常、經期異常和經量異常。 正常的月經應該相隔28天, 提前或延後不超過1周。 如果相隔時間過短, 稱為月經先期, 過長稱為月經後期。 經期異常主要指經期延長,
週期提前多因過勞
如果兩次月經相隔時間總是不足21天或超過35天, 又或者間隔時間不定, 都提示身體需要調養。
月經週期不足21天, 可由腎虛、氣虛或血熱造成, 臨床上以氣陰兩虛最為多見。 過度勞累或飲食失節最易傷氣, 進而導致月經來潮提前。 血熱者血流加快, 也可能導致經期提前。 除天生體質外, 過量食用辛辣食物也會加重血熱症狀。 月經週期超過35天, 多因氣滯、血瘀或痰濕引發,
一般情況下, 血熱者應注意少食辛辣食物;寒凝血瘀者則應保暖防寒;肝鬱氣滯者與情志有關, 應注意緩解壓力。
量少腹涼, 保暖為上
一般的月經出血量應為20-60毫升, 經量少於20毫升為月經過少, 多於60毫升為月經過多。 以衛生巾的用量大概估計, 整個經期應不超過20片。 經量減少源於腎虛所致的精血不足, 如身體存在血瘀或氣滯問題, 還會加重症狀。 一般來說, 經量少以虛證為多, 實證較少。 受涼、房勞多度、大病初愈等都可能導致經量減少。
腎虛不止一種, 如果覺得下腹涼、怕冷, 可能是腎陽虛, 需做好保暖工作, 儘量避免冷食;如果感到口乾咽燥、五心煩熱, 可能為腎陰虛, 應少吃辛辣, 平和情志。
經量過多可能與氣虛血熱有關。 氣虛不能攝血, 血熱則會迫血妄行, 容易出現經量增多的現象。 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情況, 經量多的調養方式各不相同, 常用藥物有白芍、槐花等。 如果出血量過大甚至血崩, 應考慮子宮肌瘤、血液病等原因。
經期疼痛活血化瘀
月經來潮時, 經常會伴隨各種身體不適, 其中以疼痛最多見, 比如肚子疼、腰疼等。
肚子疼是痛經的最典型表現, 這多因氣血不和所致, 除感覺疼痛外, 還會有小腹墜脹之感。 每個人的疼痛閾值不同, 如果覺得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 可不必擔心;反之則要引起注意。 中醫講, 不通則痛, 痛經的原理也在於此。 如果有脹痛感, 表明氣滯;刺痛明顯, 多為血瘀;感覺絞痛, 可能是寒涼所致的血瘀。 對付痛經, 中醫多採取活血化瘀之方, 如桃仁、紅花、沒藥等。 其中, 沒藥由於兼有止痛作用, 效果可能比前兩者更好。 如確認是因氣滯引起, 有些人可服用逍遙丸。 需要提醒的是, 無論是哪種情況導致的痛經, 都應該先諮詢中醫師再對證用藥, 不可自己隨便使用。
另外一種常見症狀是腰痛。 月經期間的腰痛可能與腎虛血瘀有關。此時建議在補腎的基礎上通過活血化瘀來緩解不適,例如用山楂、玫瑰等中藥代茶飲。
很多女性每到痛經時就吃止疼藥來解決,這對身體很不好。痛經時,建議用生薑紅糖熬水喝,並注意多休息,避免著急、生氣、大怒等情緒,更不要貪涼。中藥調理也應堅持一定週期,一般3個月以上才見效,不要隨意中斷調理。
血黑有塊,艾葉泡腳
中醫認為,正常月經應顏色深紅、不稀不稠、不凝結、無血塊、無特殊氣味。在月經初始,可能量偏少顏色偏淡,到中期顏色加深,呈暗紅色,至經期即將結束,顏色可再次變淡。
但如果中期顏色仍然過淡,質地稀薄,應考慮虛證的可能,常見的用方有四君子湯、四物湯、六味地黃丸等。如果月經顏色偏暗甚至發黑、且有血塊,多與血瘀有關,可以試試局部熱敷,或用紅花、艾葉泡腳。月經顏色一直鮮紅也應當引起注意,這說明體內可能有熱,應少吃雞、羊等肉類,適當多吃百合、蜂蜜等清熱潤燥之品。臨床上,月經顏色要與經期、經量等綜合考量,再根據體質特點進行辨證施治。
月經期間的腰痛可能與腎虛血瘀有關。此時建議在補腎的基礎上通過活血化瘀來緩解不適,例如用山楂、玫瑰等中藥代茶飲。很多女性每到痛經時就吃止疼藥來解決,這對身體很不好。痛經時,建議用生薑紅糖熬水喝,並注意多休息,避免著急、生氣、大怒等情緒,更不要貪涼。中藥調理也應堅持一定週期,一般3個月以上才見效,不要隨意中斷調理。
血黑有塊,艾葉泡腳
中醫認為,正常月經應顏色深紅、不稀不稠、不凝結、無血塊、無特殊氣味。在月經初始,可能量偏少顏色偏淡,到中期顏色加深,呈暗紅色,至經期即將結束,顏色可再次變淡。
但如果中期顏色仍然過淡,質地稀薄,應考慮虛證的可能,常見的用方有四君子湯、四物湯、六味地黃丸等。如果月經顏色偏暗甚至發黑、且有血塊,多與血瘀有關,可以試試局部熱敷,或用紅花、艾葉泡腳。月經顏色一直鮮紅也應當引起注意,這說明體內可能有熱,應少吃雞、羊等肉類,適當多吃百合、蜂蜜等清熱潤燥之品。臨床上,月經顏色要與經期、經量等綜合考量,再根據體質特點進行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