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起源多與寂寞有關, 這個我很認同。 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 便開始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尋找自己丟失了的那一根肋骨, 這樣我們的身體與靈魂才會完整, 也才不會寂寞。 可是當愛情的功能只剩下“取暖”時, 那還叫愛情嗎?
“既然你知道這個人並不適合你, 那幹嗎當初和他在一起?”水妖問。
“當初並不愛他, 在一起不過是為了取暖。 ”她回答。
我本來想問的“你真的愛過他嗎?”這句話便收了回去, 我想已經不必再問了。 這樣的問題和這樣的回答, 聽過有多少次了?雖然不能說無數次, 但也不少了。 我不禁想起了我一本小說的名字--愛是寂寞撒的謊。
愛情的起源多與寂寞有關, 這個我很認同。 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 便開始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尋找自己丟失了的那一根肋骨, 這樣我們的身體與靈魂才會完整, 也才不會寂寞。 可是當愛情的功能只剩下“取暖”時, 那還叫愛情嗎?
我知道如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 一千個人會有一千種愛情觀。 但是愛情的本質是什麼?是吸引, 是相互間不可抗拒的吸引, 心靈的吸引首當其衝。 這當然是最高境界的愛情。 現實生活中, 衍生出感情故事的吸引往往更加世俗而物質:相貌、職業、權勢、身材、金錢、地位、性……吃喝拉稀, 人的欲望大抵是相類似的, 不過是有的人強烈有的人相對弱勢一些。
${FDPageBreak}
認識一個女孩, 很年輕, 身材也高挑惹火, 她總是非常大方地承認她有過幾個男人談過幾次戀愛了, 而且每一次人生的轉折過渡都與男人有關, 過渡完畢, 又會有新的一個男人並委身于對方。 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換一份新的工作, 即使以前在大學時求學和論文、畢業階段的男友都不相同。 在這兒, 男人的功能不僅僅只是“取暖”, 還有最大限度的利用。 因此她每次人生重大的轉折自己都毫不費工夫便有人幫她完成了, 這一路走來, 她的頭總是高昂著, 像一個高傲的公主,
與某人討論過這方面的話題, 他說到了“各取所需”這個成語。 在愛情中, 需要與被需要確實是很重要的, 但如果兩性關係中, 只剩下這個呢?有時我會想起類似于那個女孩一樣對待兩性關係的其他女人與男人, 在他們眼中, 像我這樣過分重視精神的女人, 是否才是個異類?
在還不懂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 困惑迷茫中我也曾經因為“取暖”鑄成大錯, 然後在心裡長了一個大大的膿瘡, 惡臭之極。 花了極大的時間積蓄了極大的勇氣好不容易才將之剷除, 而身心留下的陰影那將延續餘生。
如果真是這樣, 那也沒有什麼不好。 畢竟在許多時候, 一個人畢竟過於孤單,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過於單薄, 一個人的冬天的床畢竟過於清冷。 那麼, 便去“取暖”吧, 前提是, 你得明白你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這暖取了之後, 你是否能夠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