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青春期孩子反叛如何理解?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多數表現叛逆, 不願聽父母的話, 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 這一現象由青春期大腦發育變化引起, 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學習認知能力。

青春期老鼠學習能力差

紐約州立大學醫療中心研究人員以老鼠為實驗物件, 訓練它們坐在轉盤上識別房間內的路標。

英國《每日郵報》18日援引研究人員之一、醫療中心生理學和藥理學教授綺麗兒·史密斯的話報導:“我們給老鼠上三節訓練課, 每節10分鐘。 未進入青春期的老鼠學得很快, 不到兩節課就能識別路標。 相比之下, 進入青春期的老鼠三節課過後仍然不能識別路標。

先前研究顯示, 人的大腦年輕時能接受較多資訊, 所以兒童時期學習能力較強, 但進入青春期有所下降, 青春期過後相對恢復。

研究人員眼下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人腦內海馬狀凸起處控制人的記憶和學習能力。 青春期時此處有一器官凸起, 分泌大量蛋白質, 降低大腦興奮度, 損害空間認知能力, 使人記憶能力下降。

這一研究成果意味著, 青少年除了與荷爾蒙、過度保護的父母以及考試壓力“鬥爭”外, 還應注意不要讓自己變得遲鈍。

“聰明藥丸”成為可能

研究人員說, 研究成果可能有助於開發提高青少年記憶力的“聰明藥丸”。

史密斯說:“人們一直尋找能提高學習和認知能力的途徑,

以幫助青春期少年提高學習效率。 這一研究成果是一項突破, 或許可使開發有助提高青少年記憶力的藥物成為可能, 特別是對那些學習能力已經下降的孩子。 ”

研究人員說, 家長們與其花大筆金錢把孩子送去私立學校, 不如遵醫囑給孩子適當用一點類固醇, 因為類固醇能減緩大腦內分泌蛋白質器官的發育。

青少年大腦結構發育

易致悶悶不樂和自私

史密斯說, 青少年種種消極表現多由大腦自身結構發育變化引起。

其他研究顯示, 人的大腦思維方式10歲至20歲與成年後不同。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通常不會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影響他人, 這使他們常常表現得悶悶不樂、自私和難以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

青少年生物鐘失調則可解釋為何青少年總是情緒多變。 史密斯說, 相關藥物問世前, 給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適當壓力能緩解大腦發育造成的不良影響, 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研究人員建議, 中學教育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 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積極性。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