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孩子健康 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表現

青春期是指人體從童年向成年過渡的人生關鍵時期。 家長們都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最叛逆, 青春期孩子在生理、心理上有許多變化, 如情緒容易波動, 愛慕異性, 興趣易轉移等。 那麼, 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呢?這是很多家長都想瞭解的,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一下, 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1、與別人相似:人與人之間都彼此相似。 當聽到月亮時, 聯想到太陽或星星, 都是正常的反應。 但聯想到死亡, 就讓人難以理解。 這種情況出現多了, 就應注意他的心理狀態是否正常。 如果一個人的想法、言語舉止、嗜好、服飾等, 與別人相差太大, 則他的心理可能不夠健康。

2、與年齡相符:人的行為是隨著身心的發育而變化的。 各種年齡的人, 在想法、興趣、行為上都有不同。 青春期, 應是精力充沛, 活躍好動。 而少年老成的學生, 從心理衛生的角度來看, 實際上是不大健康的。

3、善於與人相處: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 都是社會的一個成員。 一個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 在青春期, 社交範圍擴大。 在交往中, 互相取長補短, 培養互助合作精神, 豐富群體生活經驗, 鍛煉適應他人的能力。

4、樂觀進取:情緒愉快表示心理健康。 樂觀的人, 對任何事物都積極進取,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畏懼, 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 也能很快地重新適應, 而不會長期沉陷於憂愁苦悶之中。 相反, 多愁善感、情緒經常憂鬱的人, 心理上是不健康的。 而且, 情緒愈低, 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5、適度的反應:每個人對事物的反應速度與程度都不相同。 但差別不會太大。 如反應偏於極端, 他的心理就不健康。 如學生因考試失敗而一時不悅,

是正常的現象;但若他為此而幾天不吃飯, 甚至有輕生的意念, 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 當然, 對考試失敗無動於衷的學生, 心理也未必健康。

6、面對現實:心理健康的人, 都能面對現實。 遇到困難, 他們總是勇於承認現實, 找出問題所在, 設法解決。 相反, 心理不健康的人, 由於不能適應環境, 往往採取逃避現實的方法。 這些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只能達到自我欺騙的效果, 久而久之, 還會發展成病態。

7、思維合乎邏輯:心理健康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按部就班, 有條不紊, 專心致志, 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 而不是三心二意, 有頭無尾。 他們的思維合乎邏輯, 說話條理分明, 而不是東拉西扯, 隨說隨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