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炎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臨床的表現不典型, 所以診斷比較困難。 但是等到發現的時候, 往往病情已經比較嚴重了。 肺炎的嚴重程度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的, 病死率也比較高。
1、胸部X線檢查
胸部X線檢查可提供診斷和鑒別診斷的依據。 胸部CT經常能提供有關X線浸潤病因的重要附加資訊。
2、痰液檢查
痰液檢查為傳統的確定肺炎病因的第一步。 老年人由於不能適當地咳嗽或配合, 痰標本的合格率僅為1/3。 合格的痰標本為多形核白細胞>25個/低倍視野, 鱗狀上皮細胞
痰培養對肺炎診斷的可信性很小。
3、血培養
大約10%老年肺炎患者血培養可分離到特異病原體, 並且很少對治療引起錯誤的導向。 目前認為, 對非危重老年CAP病人來說, 血培養不應列為常規檢查。 但對於早期治療無效的病人血培養是有價值的。
4、胸水培養
肺炎病人的胸腔滲出液抽吸後作胸水細菌學檢查, 對肺炎鏈球菌感染者常可檢測到病原菌。
5、企圖侵襲性檢查
對於老年肺炎患者, 這些檢查僅偶爾應用, 以提供病原學診斷。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對於一般健康老年人是安全和可以接受的,
(1)需住ICU的嚴重肺炎;
(2)進行性加重的肺炎, 特別是機械通氣的肺炎病人;
(3)懷疑為少見病原體感染, 如結核桿菌、麴菌感染;
(4)任何延遲吸收肺炎和進展性肺炎;
(5)大多數免疫功能低下病人,
應進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經胸壁針吸(transthoracicneedleaspiration, TNA)採樣可使80%的肺炎病人獲得特異性病原學診斷。 但氣胸和咯血等併發症的發生率高。 因此, 通常僅用於診斷困難和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病人。
經氣管吸引(transtrachealaspiration, TTA)對於有經驗的醫師, 這是一種相對可靠的確診方法。
6、其他實驗室檢查
血清學檢查它是經常用於老年CAP病人的主要檢查, 尤其是懷疑肺炎衣原體, chlamydiapneumoniae, 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 肺炎衣原體第一個代表菌株TW~183株, 是1965後從臺灣省分離出來的, 1983年又自美國西點城一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咽部分離出另一株衣原體定名為AR~39。 後又發現這兩株衣原體為同一菌株, 乃取名TWAR。 該菌具有嚴格的細胞內寄生特點, 不但常導致肺炎、支氣管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 而且和動脈硬化性心管疾患的發病有關。 TWAR組原體形態與沙眼和鸚鵡熱衣原體呈圓形的原體很不相同, 而且雖然屬特異性抗原相同,
DNA探針和PCR技術已用於常見的肺炎鏈球菌和少見的結核菌等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其敏感性高,假陽性率也高,在肺炎常規檢查中的地位尚待確立。
血液分析白細胞計數可升高或正常,可出現核左移。血氣分析患者可出現低氧血症,呼吸衰竭,酸堿失衡。老年肺炎血生化檢查易出現電解質紊亂、腎功能不全。
DNA探針和PCR技術已用於常見的肺炎鏈球菌和少見的結核菌等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其敏感性高,假陽性率也高,在肺炎常規檢查中的地位尚待確立。
血液分析白細胞計數可升高或正常,可出現核左移。血氣分析患者可出現低氧血症,呼吸衰竭,酸堿失衡。老年肺炎血生化檢查易出現電解質紊亂、腎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