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補血活血雞血藤

雞血藤又名血風藤、紅藤、活血藤, 為豆科植物密花豆、白花油麻藤等的藤莖, 它的莖裡面含有一種別的豆科植物所沒有的物質。 當它的莖被切斷以後, 其木質部就立即出現淡紅棕色, 不久慢慢變成鮮紅色汁液流出來, 很像雞血, 因此, 人們稱它為雞血藤。

雞血藤晚夏開花, 花色豔麗, 除供觀賞外, 藤和根可供藥用。 其性溫, 味苦甘, 入心、脾二經。 據測定, 含有雞血藤醇、刺芒柄花素、櫻黃素、甘草查耳酮、大豆黃素、苜蓿酚、β-穀甾醇、胡蘿蔔甾醇等成分, 具有散氣活血、舒筋活絡、養血調經的功效, 用於治療腰膝酸痛、麻木癱瘓、月經不調等症。

《飲片新參》載:雞血藤“去淤血, 生新血, 流利經脈。 治暑痧, 風血痹症。 ”《本草綱目拾遺》言其“壯筋骨, 已酸痛……治老人氣血虛弱, 手足麻木, 癱瘓等症;男子虛損, 不能生育及遺精白濁;婦胃寒痛;婦人經水不調, 赤白帶下, 婦女幹血勞及子宮虛冷不受胎。 ”《現代實用中藥》亦載:雞血藤“為強壯性之補血藥, 適用於貧血性之神經麻痹症, 如肢體及腰膝酸痛, 麻木不仁等。 又用於婦女月經不調, 月經閉止等, 有活血鎮痛之效。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 雞血藤能使血細胞增加, 血紅蛋白升高, 確有補血作用;雞血藤煎劑能抑制心臟和降低血壓, 降低血管阻力, 對血小板聚集有明顯抑制作用;能調節脂質代謝, 降低血脂。 有研究還表明,
雞血藤水提取物有抗噬菌體作用, 能抑制腫瘤起到抗癌作用, 對宮頸癌也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雞血藤苦而不燥, 溫而不烈, 行血散淤, 調經止痛, 性質和緩, 同時又兼補血作用, 凡婦人血瘀及血虛之月經病證均可應用。 治血淤之月經不調、痛經、閉經, 可配伍當歸、川芎、香附等同用;治血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 則配當歸、熟地、白芍等藥。 雞血藤又能行血養血, 舒筋活絡, 為治療經脈不暢, 絡脈不和病證的常用藥。 如治風濕痹痛, 肢體麻木, 可配伍祛風濕藥, 如獨活、威靈仙、桑寄生等藥;治中風手足麻木, 肢體癱瘓, 常配伍益氣活血通絡藥, 如黃芪、丹參、地龍等藥;治血虛不養筋之肢體麻木及血虛萎黃, 多配益氣補血藥之黃芪、當歸等藥用。

臨床應用治療放射線引起的白血病, 可用雞血藤30克水煎, 長期服用;治療閉經, 可製成雞血藤糖漿, 每次服10~30毫升, 日服3次, 1~4周為一個療程, 取得明顯療效;治扭傷淤腫疼痛, 取雞血藤、益母草、土大黃各200克, 共研細末, 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取50克, 用蜂蜜調成糊狀, 外敷於瘀腫處, 上覆蓋紗布, 每日換藥1次。

雞血藤還可用於食療。 雞血藤粥 雞血藤30克, 大米100克, 紅糖適量。 將雞血藤擇淨, 放入藥罐中, 浸泡5~10分鐘後, 水煎取汁, 加大米煮粥, 待熟時調入紅糖, 煮至粥熟即成, 每日1劑, 連續3~5天, 有補血益氣, 通絡止痛之功;雞血藤蹄筋湯 雞血藤50克, 水煎取汁, 再加入大棗10枚、泡發洗淨的牛蹄筋80克, 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煎煮至蹄筋酥爛, 加少許食鹽調味食之, 能活血通絡,

祛風除濕;大棗血藤瘦肉湯 雞血藤10克(布包), 豬瘦肉100克, 大棗10枚(去核), 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燉熟後, 去藥包, 略放食鹽調味服食, 每日1劑, 可益氣養血;雞血藤補血膏 雞血藤150克, 水煎2次取汁濃縮收膏, 加入撕碎的龍眼肉和撕碎去核的大棗各30克, 再煮沸後加入適量蜂蜜攪勻, 晾涼裝瓶備用, 每取10~20毫升, 每日2~3次, 溫開水沖服, 或調入米粥中服食, 可補氣養血, 益智安神;血藤紅歸糯米膏 取雞血藤250克, 紅花15克, 當歸30克, 共入鍋煎熬, 去渣取汁, 再加入糯米100克, 熬至米爛汁稠, 待溫裝瓶備用。 每次服2羹匙, 每日2次, 溫開水沖服, 可活血補血。 《順寧府志》載:雞血藤“佐以紅花、當歸、糯米熬膏, 為血分之聖藥。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