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兒腦癱的診斷與治療中, 評定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其目的如下。
明確患兒運動發育水準:包括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發育情況, 通過評定計算出發育商。
瞭解患兒身體障礙程度:身體障礙的程度如何, 異常姿勢和異常運動模式的樣式, 以及其產生原因及可能的發展趨勢。
神經反射發育情況:是否有原始反射的殘存, 正常的自律反應是否出現及成熟度情況, 病理反射存在與否等。
瞭解異常肌張力的情況:瞭解異常肌張力的範圍及其分佈情況, 異常肌張力對於外界刺激有否變動等。
變形與攣縮的情況:瞭解目前有否變形與攣縮,
其他:評定患兒的語言發育、攝食運動、智慧發育、社會性、認知功能、情緒等, 全面瞭解患兒的整體情況。
評定的最終目的是為正確制定治療目標提供依據, 也作為判定治療效果的指標。
在神經發育學治療法的概念中, 治療與評定是一體化的, 對患兒進行評定後予以手法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要對患兒的反應進一步評定, 根據反應確定存在的問題再次制訂下一步的治療計畫, 如此循環往復地進行, 使治療科學化及患兒的功能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