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稍加不注意產婦的保暖、飲食、生活起居等事項, 為之都會給後期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危害, 特別是身體保暖的措施要即時保持室內環境恒溫、衣褲保持寬鬆等, 想必這都是有些產婦所不瞭解的。 那坐月子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坐月子有哪些注意事項
室內環境要保持溫暖、濕潤、清新。 坐月子的重點是要保暖。 室內溫度以20℃~25℃為宜, 切忌忽高忽低。 在沒有暖氣的南方, 可以採用空調和電暖氣等設備來保持室內溫度;而對於氣候乾燥的北方來說, 保持室內適宜的濕度也非常重要。
新媽媽衣褲要寬鬆、舒適--天氣寒冷, 新媽媽哺乳、照顧嬰兒更易畏寒。 由於妊娠期體內積蓄的一部分液體要排出, 出汗較多, 汗漬污垢會弄髒衣物, 所以應經常洗澡及勤洗勤換內衣, 以保持皮膚清潔
新媽媽淋浴時水溫要適宜, 同時注意防風。 產後洗澡能解除分娩疲勞、舒緩精神, 而且還能保持身體清潔衛生, 減少發病。 但坐月子的新媽媽, 最好在生產1周以後再洗澡。 洗澡時, 特別要注意水溫適宜, 嚴防風、寒乘虛而入。 冬天沐浴, 必須密室避風, 浴室宜暖和, 可提前開啟浴霸等浴室取暖設備, 將室內溫度調整至20℃後再進入。
新媽媽被子要薄一點, 床不要太軟--外面寒風刺骨, 屋裡卻是暖洋洋的, 所以我們除了做好定時通風外,
營養要均衡, 果蔬不可少--坐月子應吃些營養高、熱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 同時要多喝水, 以促使身體迅速恢復及保證乳量充足。 產後多虛多瘀, 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 生冷多傷胃, 寒涼則血凝, 惡露不下, 會引起產後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
坐月子也須勞逸結合--新媽媽身體虛弱, 氣血不足, 各種器官要回復原位, 子宮要排除惡露, 因此, 產後需要適當的運動。 活動能使人的氣血流通, 使五臟六腑功能旺盛。 臥床過久, 會導致倦怠乏力, 不利於淤血的排出。
坐月子要掌握哪些飲食原則
1、食材要選對
我們說月子裡要把身體補好, 但不一定非要大魚大肉和各種油膩的湯類, 月子裡如果想要吃得營養, 把身體不好, 而且又能保持好的身材的話, 你的食材一定要選對。 月子裡新媽的食材首先要選擇營養價值較高的, 其次要選擇低糖清淡的, 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用粗糧雜糧來代替大米, 小米粥就比大米粥有營養得多, 此外, 蔬菜和水果是可以吃的, 在月子裡, 多吃一些果蔬, 對母乳的品質也有所提高。 高糖分的太油膩的食物儘量不要在月子裡食用, 太油太膩的食物不僅不易消化, 還很容易產生脹氣, 導致腸胃不適, 甚至是腹瀉拉肚子。
2、食量不要刻意控制
有些新媽媽為了保持產後的好身材,
3、食物要鬆軟
月子期間, 新媽媽的食物應儘量以細軟為主, 米飯煮得鬆軟一些, 更加有利於消化吸收, 另外, 有些新媽因為產後體力消耗太大, 也會出現牙齒鬆動的情況, 此時, 如果吃的食物過硬的話, 對牙齒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傷。 所以, 月子裡所吃的食物應儘量鬆軟, 比較有利於產婦營養吸收和保護牙齒。 鬆軟的米飯、粥類、麵條等都是月子裡比較合適的主食。
4、適當補充水分
新媽媽在月子裡所吃的食物應注意要適當補充水分, 尤其是選擇母乳餵養的媽咪們, 產後新媽的奶水分泌都靠水分和血液來供給, 另外, 新媽的身體比較容易出汗, 也會流失身體很多的水分, 所以, 適當補充水分非常有必要。 吃一些營養的蔬菜湯、雞蛋湯、清淡的排骨湯都可以幫助身體補充水分、促進乳汁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