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孔雀石綠對人體有四大危害 如何辨別"孔雀石綠水產品"?

近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開展了水產品專項檢查和檢驗工作, 調查結果令人震驚:檢測部門對808個批次的水產品進行了檢測, 發現其中不合格的產品有69批次, 其中最嚴重的現象是孔雀石綠的濫用現象, 多達46批次。

孔雀石綠是臭名昭著的致癌物質, 這並不是第一次在水產檢測中發現孔雀石綠濫用的情況了。

那麼, 孔雀石綠到底是什麼?

孔雀石綠是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 其生產是由1摩爾分子的苯甲醛(Benzaldehyde)和2摩爾分子的二甲苯胺在濃鹽酸混和下, 加熱縮合成隱色素堿(Leuco base), 在酸性條件下加過氧化鉛使其氧化,

並在鹼性液中沉澱出色素堿。 它屬於三苯甲烷型的綠色染料。

孔雀石綠是有毒的三苯甲烷類化學物, 既是染料, 也是殺真菌、殺細菌、殺寄生蟲的藥物, 長期超量使用可致癌, 無公害水產養殖領域國家明令禁止添加。

孔雀石綠的用途:

1、染料:孔雀石綠也用作絲綢、皮革和紙張的染料。 商品孔雀石綠染料, 是將色素溶於熱草酸溶液, 冷卻後得草酸鹽的結晶, 2C23H24N2.C2H2O4。 或用鹽酸中和後, 加定量的氯化鋅ZnCl2結晶出氯化鋅複鹽3C23H25N2CL.2ZnCl2, 成為綠色鹼性染料, 用於染羊毛, 絲, 皮革等, 是專職的染料。 孔雀石綠可用作生物染色劑, 把細胞或細胞組織染成藍綠色, 方便在顯微鏡下研究, 可用於植物病毒感染的宿主細胞染色, 細菌、芽胞染色,

紅細胞、蛔蟲卵染色。

2、殺菌劑:孔雀石綠可用作治理魚類或魚卵的寄生蟲、真菌或細菌感染, 對付真菌Saprolegnia特別有效, 漁場的魚卵會感染這種真菌。 孔雀石綠也常用作處理受寄生蟲影響的淡水水產。 用作抑菌劑或殺阿米巴原蟲劑;對脂鯉和鯰魚等海產動物來說, 有高度毒性、高殘留等副作用, 故使用時, 通常只下一半份量。

3、其它:用作細菌多醣體試劑;用作臨床診斷試劑(無機磷酸鹽的測定);用作鎵、鉭、銻的光度測定;鎢的催化光度測定;點滴試驗亞硫酸鹽和鈰、鎢;用作酸堿指示劑, pH 0.0(黃)~2.0(綠), 11.6(藍綠)~14(無色);用作氧化還原指示劑。

孔雀石綠對人體產生哪些不良影響?

1、高殘留:孔雀石綠及其代謝產物無色孔雀石綠能迅速在組織中蓄積, 並已在受精卵和魚苗的血清、肝、腎、肌肉和其他組織中檢測到。

無色孔雀石綠由於其不溶于水, 殘留毒性比孔雀石綠更強。

2、高致癌:孔雀石綠的化學官能團是三苯甲烷(triphenylmethane), 其分子中與苯基相連的亞甲基和次甲基受苯環影響有較高的反應活性, 可生成自由基——三苯甲基, 同時孔雀石綠也能抑制人類谷光甘肽S轉移酶的活性, 此兩者均能造成人類器官組織氧壓的改變, 使細胞凋亡出現異常, 誘發腫瘤和脂質過氧化。

3、高致畸:孔雀石綠能致使淡水魚卵染色體異常, 當孔雀石綠濃度低於0、1mg/mL時, 它仍能使兔和魚繁殖致畸;當孔雀石綠濃度高於0、2 mg/L時, 對軟體動物東風螺的受精卵或是幼體都有不同程度的發育畸形。

4、致突變:研究發現孔雀石綠可使鱅魚和尼祿羅非魚的紅細胞產生微核,

0、5mg/L濃度時微核率分別達到0、133%, 0、0717%, 且微核率隨藥物濃度的升高而增加。

如何辨別“孔雀石綠水產品”?

1、使用過孔雀石綠的魚體表顏色呈淺藍色, 有些經濃度較大孔雀石綠溶液浸泡過的魚, 甚至會呈青草綠色, 通過觀察魚鰭、魚鰓可以辨別。 一般情況下, 魚鰓是鮮紅色且不會附有髒物, 但孔雀石綠溶液浸泡過的魚鰓因失血過多而發白, 或因出血而帶有瘀血, 呈紫紅色。

2、使用孔雀石綠後的魚即使死亡後, 魚鱗也會閃閃發光, 顏色較為鮮亮, 仿佛剛死一般;而沒有加入孔雀石綠的魚鱗早已沒有光澤。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