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鬱熱伏
【濕鬱熱伏】又叫“濕遏熱伏”。指濕阻於裡,邪熱不易外透的病臭。主要症狀為“身熱不揚”,午後熱高、汗出而熱不退,胸悶腹脹、厭食、頭部重痛、苔白膩、脈濡數等。
2017-03-10 -
伏暑三焦同病 重點在治肺
《溫熱論》中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溫病條辨》中說:“凡病溫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陰。”葉天士在傷寒辨治體系“首犯太陽”的思維框架中,注意到並明確提出溫病“首先犯肺”,並付諸臨床證治中,這在中...
2017-03-10 -
背部三焦是什麼?怎樣護理可祛病
背部三焦是人們在養生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般來講,在進行護理的時候,大家就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下面本文就為大家進行介紹。 背部三焦是什麼? 上焦(心肺區兩部位:頸椎、大板筋):上焦怕熱 中焦(肝...
2016-10-12 -
防治感冒勿忘清鬱熱
春天的氣候極不穩定,乍冷乍熱。平素體質虛弱、抵抗力較差、適應能力下降的人群,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就更容易患感冒。 患感冒後,輕則噴嚏、流涕、頭痛、咽痛、身體疲軟乏力,經服一些常用中成藥如感冒清熱沖劑...
2017-03-11 -
三焦咳案
經文: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 病例:何某,女,60歲,有慢性支氣管炎史6年。2月前感冒後引起咳嗽加重,吐黃痰,胸片示:慢支合併肺部感染,遂在某三甲醫院住院治療。經用抗生...
2017-03-11 -
手少陽三焦經穴位圖
【循行】 ①起始於無中指末端(關沖),上行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液門),②沿著手背(中諸、陽池),出於前臂伸側兩骨(尺骨、橈骨)之間(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讀)③向上通過肘尖(天井),沿上臂外...
2011-01-06 -
肺經鬱熱及痰熱壅肺所喉癌如何治療
中醫認為喉癌是因肺經鬱熱及痰熱壅肺所致。中醫的治療講究辨證論治,那麼,肺經鬱熱及痰熱壅肺的治療方法及基本方如下: 1.肺經鬱熱 主症:聲音嘶啞,咽燥口幹,咳嗽,或痰中帶血絲,發熱,小便短赤,大便幹...
2013-11-21 -
肝胃鬱熱型膽囊息肉兩款食療方
李沐剛找了一份新工作,工作單位要求要有體檢表,於是李沐在一件體檢機構做了個全面的體檢。體檢結果顯示一切都好,只是B超顯示膽囊中有2mm×2mm的光團,醫生說這是膽囊息肉,目前並不影響身體健康,而且...
2012-07-13 -
穴位按摩調理三焦
調理三焦,使之維持正常,是保證人體健康的重要途徑。 調理三焦,可按壓以下三個穴位。 一是合穀穴(位於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間,偏食指一側),此穴可調節中焦脾胃功能,對脾胃功能失調導致的腹痛腹脹、胃...
2013-02-04 -
三伏天“三焦火旺”中醫來幫忙
導語:當下正值三伏天氣,雖然已到秋季,但持續的高溫一點都沒有往下走的趨勢,在這樣的高溫天氣下,也是人體內三焦之火最旺的時候。許多人在伏天會感到口幹、咽痛、燒心、小便黃等,這其實都是三焦火旺的表現。...
2013-06-03 -
八段錦---雙手托天理三焦
通過雙手上托,緩緩用力,可有效抻拉手臂、肩背,使三焦通暢(即五臟六腑屬於三焦系統,這是一個練五臟六腑的一個動作)、氣血調和;同時,雙臂反復地上舉、下落,還可鍛煉肘關節、肩關節和頸部,有效防治肩背病...
2013-03-03 -
子午流注針常用穴位之手少陽三焦經
井穴——關沖( Guanchong) 【定位】在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主治】頭痛,目赤,耳聾,耳鳴,喉痹,舌疆,熱病,心煩。 【刺法】淺刺0.1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榮穴...
2017-05-28 -
發現新世界,關於診脈三根手指診三焦的由來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月亮很難代表我的心,我的愛意全在文章裡! 去醫院看病,當醫生為你診脈的時候,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問:醫生診脈為何只用三根手指頭,只要這三根手指頭就可以準確的診出病情來麼?其實這是...
2017-06-16 -
三焦統管全部臟腑 四個養生穴位你瞭解嗎
我們通常說“五臟六腑”,那六腑是什麼,沒有學過一點中醫知識的人是說不清楚的。通常只能說全五腑:胃、大腸、小腸、膀胱、膽。但還有一腑,這一腑就是三焦。大家發現我們熟知的五腑都象一個容器,且時滿時空,就...
2017-07-06 -
高三焦慮症怎麼辦?
當地有一個高考的階段,很多在高三的同學,出現了很多焦慮的情緒,為了擺脫這種焦慮的情緒,那平時要注意控制,做好小心的防護工作,一般得了高三的焦慮症以後,大家要注意的就是這樣的環境,讓患者的情緒回歸平...
2017-08-21 -
保持三焦通暢-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支溝穴 拇指點按支溝穴1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宜。支溝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在五臟六腑中,三焦是氣液運行的場所和通道。因此,按摩此穴具有瀉除三焦火氣、疏通三焦經脈的作用,尤其對於調...
2015-10-26 -
保持三焦通暢-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膻中穴2.中脘穴 1.中指指腹按揉膻中穴2 ~ 3分沖,以感覺脹痛為宜。膻中穴具有調理人身氣機的功能,可暢通全身氣機。按摩此穴,可調節上焦經氣,改善呼吸系統功能,維持心肺正常功能。 ...
2015-10-26 -
保持三焦通暢-按摩原理
《黃帝內經》有雲“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決瀆, 即疏通水道之意。三焦為六腑之一, 是容納其餘五臟六腑的大腔,也是人體中最大的一個腑。古人將三焦分成三部分:上焦存心肺;...
2015-10-26 -
敲打三焦經,氣血運行才暢通
人要健康,就要血氣充足,迴圈通暢。可以說,人的氣血循環情況是很重要的一個健康指標。現代人患慢性疾病的越來越多,即使沒有明顯的疾病,也有很多人處於亞健康狀態,這其實就是身體氣血運行不暢造成的。要改善這...
2015-12-02 -
怎樣用艾灸打通三焦 艾灸理三焦,內分泌永不失調
中醫養生最重視節氣灸,節氣灸主要是順應天時。節氣或四時的更替交接之時,也是對人體影響最大,疾病的轉換與演變表現最突出的時期。此時艾灸可扶助正氣,激發機體潛在的順應及應變能力,有助於防病和保健。驚蟄時...
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