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菌性痢疾的治療
急性菌痢的治療 1.病原治療:近年來痢疾桿菌的耐藥菌株,尤其是多重耐藥菌株漸見增多,糞便培養檢得致病菌時需作藥敏試驗,以指導合理用藥。 ⑴磺胺類藥:磺胺藥對痢疾桿菌有抗菌活性,但如與甲氧苄氨嘧啶(T...
2017-03-09 -
該如何鑒別診斷細菌性痢疾
急性細菌性痢疾起病急,高熱、畏寒、噁心、嘔吐,膿血便,數小時後出現陣發性腹痛、腹瀉,一日大便3—5次,呈糊狀或水樣,混有少許粘液,裡急後重不明顯,數日自愈;重者可有粘液膿血便,四肢發涼,血壓降低,甚...
2017-03-09 -
該怎樣鑒別診斷細菌性痢疾
本病根據起病緩急和病情輕重可分為急性細菌性痢疾、中毒性細菌性痢疾和慢性細菌性痢疾。急性細菌性痢疾起病急,高熱、畏寒、噁心、嘔吐,膿血便,數小時後出現陣發性腹痛、腹瀉,一日大便3—5次,呈糊狀或水樣,...
2017-03-09 -
怎樣鑒別診斷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全年均有發病,以夏秋季發病率為高。基本病理改變為結腸的化膿性潰瘍性炎症,臨床以發熱、腹痛、粘液和膿血便、裡急後重及腹部壓痛為特徵。本病的傳染源為患者及帶菌者,...
2017-03-09 -
該怎麼鑒別診斷細菌性痢疾
併發症: 慢性菌痢有潰瘍結腸病變者,可併發營養不良、貧血、維生素缺乏症及神經官能症。尚可引致溶血性尿毒綜合征、Reiter綜合征、類白血病反應等。兒童患者可併發中耳炎、口角炎、脫肛。併發敗血症者罕見...
2017-03-09 -
怎麼鑒別診斷細菌性痢疾
併發症: 在恢復期或急性期偶可有多發生、滲出性大關節炎,關節紅腫,數周內自行消退。孕婦重症患者可致流產或早產。慢性菌痢有潰瘍結腸病變者,可併發營養不良、貧血、維生素缺乏症及神經官能症。尚可引致溶血性...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該如何鑒別診斷
(一)糞便檢查:典型痢疾糞便中無糞質,量少,呈鮮紅粘凍狀,無臭味。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及紅細胞,並有巨噬細胞。培養可檢出致病菌。如採樣不當、標本擱置過久,或患者已接受抗菌治療,則培養結果常不理想。常用...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如何鑒別診斷
鑒別診斷: (一)血象:急性病例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有中等度升高。慢性病人可有輕度貧血。 (二)糞便檢查:典型痢疾糞便中無糞質,量少,呈鮮紅粘凍狀,無臭味。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及紅細胞,並有巨噬細...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該怎樣鑒別診斷
輔助檢查: (一)血象:急性病例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有中等度升高。慢性病人可有輕度貧血。 (二)糞便檢查:典型痢疾糞便中無糞質,量少,呈鮮紅粘凍狀,無臭味。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及紅細胞,並有巨噬細...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怎樣鑒別診斷
急性菌痢應與下述疾患鑒別。 (一)流行性乙型腦炎:本病表現和流行季節與菌痢(重型或中毒型)相似,後者發病更急,進展迅猛、且易併發休克,可以溫鹽水灌腸並做鏡檢及細菌培養。此外,本病尚應與沙門氏菌感染...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該怎麼鑒別診斷
急性菌痢應與下述疾患鑒別。 (一)阿米巴痢疾:起病一般緩慢,少有毒血症症狀,裡急後重感較輕,大便次數亦較少,腹痛多在右側,典型者糞便呈果醬樣,有腐臭。鏡檢僅見少許白細胞、紅細胞凝集成團,常有夏科-...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怎麼鑒別診斷
流行季節有腹痛、腹瀉及膿血樣便者即應考慮菌痢的可能。急性期病人多有發熱,且多出現於消化道症狀之前。慢性期病人的過去發作史甚為重要,大便塗片鏡檢和細菌培養有助於診斷的確立。乙狀結腸鏡檢查及X線鋇劑檢查...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輔助檢查
(一)血象 急性病例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有中等度升高。慢性病人可有輕度貧血。 (二)糞便檢查 典型痢疾糞便中無糞質,量少,呈鮮紅粘凍狀,無臭味。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及紅細胞,並有巨噬細胞。培養可檢...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有哪些臨床表現?
潛伏期數小時至7天,多數為1~2天。志賀氏菌感染的表現一般較重,宋內菌引起者較輕,福氏菌感染介於二者之間,但易轉變為慢性。臨床上常分為急性和慢性二期。 (一)急性菌痢 1.普通型 起病急驟,畏寒、...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流行病學
本病終年均有發病,但多流行於夏秋季,見於世界各地。 (一)傳染源 為病人與帶菌者,其中非典型病例和慢性病例在流行病學上意義尤大。 (二)傳染源 主要借染菌的食物、飲水和手等經口感染。在流行季節可有...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的病理改變
腸道病變主要分佈於結腸,以直腸、乙狀結腸等部位最顯著,但升結腸、回腸下端也少見。急性期的病理變化為彌漫性纖維蛋白滲出性炎症,腸粘膜彌漫性充血、水腫,分泌大量滲出物,間有微小膿腫。壞死組織脫落形成潰瘍...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發病機理
痢疾桿菌對結腸粘膜上皮細胞有吸附和侵襲作用,對腸粘膜上皮細胞具有侵襲力的菌株才能引起結腸典型病變,而對上皮細胞無侵襲力的菌株並不引起病變。胃酸、腸道菌群產生的短鏈脂肪酸、過氧化氫以及大腸桿菌素等,對...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病原學
痢疾桿菌是革蘭氏陰性兼性菌,不具動力,在普通培養基中生長良好,最適宜溫度為37℃,在水果、蔬菜及醃菜中能生存10日左右;在牛奶中可生存24日之久;在陰暗潮濕及冰凍條件下生存數周。陽光直射有殺滅作用,...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有哪些治療措施?
(一)急性菌痢的治療 1.一般療法和對症療法:病人應予胃腸道隔離(至症狀消失,大便培養連續二次陰性為止)和臥床休息。飲食一般以流質或半流質為宜,忌食多渣多油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恢復期中可按具體情況逐漸...
2017-03-09 -
如何診斷細菌性痢疾?
流行季節有腹痛、腹瀉及膿血樣便者即應考慮菌痢的可能。急性期病人多有發熱,且多出現於消化道症狀之前。慢性期病人的過去發作史甚為重要,大便塗片鏡檢和細菌培養有助於診斷的確立。乙狀結腸鏡檢查及X線鋇劑檢查...
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