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五行養生保護身體健康
五行養生從中醫看來,就是體質不同,根據五行區別開來,針對不同人群養生方式,下面就來具體瞭解一下,如何正確的五行養生?夏季養生有什麼注意事項? 【五行屬性】 五行中的木,對應的髒是肝,對應的色是...
2016-07-19 -
靈芝北芪健脾益氣 五行養生大雪氣節該怎麼吃?
大雪節氣飲食必知1木形人靈芝、北芪健脾益氣飲食調養:可多吃靈芝、北芪、瘦肉、雞肉、枸杞、益智仁等健脾益氣、補肝益腎的食物。藥膳可選擇“靈芝北芪瘦肉湯”:靈芝10克,黃芪15克,瘦豬肉150克,細鹽適...
2014-11-12 -
穀雨養生也分人 五行不同如何養生
五行人穀雨養生秘笈1木形人宜疏肝健脾體質特點:膚色蒼白,頭小,面長,兩肩廣闊,背部挺直,身體小弱,手足靈活。飲食調養:宜多服疏肝健脾,清熱祛濕的食物,如薏苡仁、淮山,玫瑰花、郁金等。藥膳選擇:藥膳可...
2015-05-13 -
土形人蓮子茯苓寧心健脾 白露養生看五行
白露五行人養生方法飲食提示:白露時節要預防秋燥,飲食宜減苦增辛,助筋補血,以養心肝脾胃。辛潤食物如梨、百合、甘蔗、芋頭、沙葛、蘿蔔、銀耳、蜜棗等正當時。不過,要特別注意,白露不宜進食太飽,以免腸胃積...
2015-05-15 -
立秋養生分五行 不同體質的人如何養生
立秋不同體質的人如何養生1木形人:大麥益氣補肝陰飲食調養: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腎補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麥、黃花菜、椰菜花、西蘭花、苦瓜、水蜜桃、鳳梨、葡萄等。藥膳可選擇“大麥芽湯”:大麥芽50克...
2015-05-13 -
藏象和藏象學說為何?藏象學說包括哪些內容?
“藏”即在內之意。是指藏於體內的臟腑。“象”即象徵和形象。所謂“藏象”就是指人體內在生理活動及病理變化反映於機體外部的象徵,而這種象徵客觀的反映了臟腑機能變化,從而作為推論或判斷臟腑機能變化趨向的...
2017-03-05 -
以五行的生克關係說明五味太過的發病機理
《索問·生氣通天論》對五味太過的致病機理主要是通過五行生克的關係來說明的。陰精的產生,來源於飲食五味。但是儲藏陰精的五臟,卻常因五味而受傷。例如過食酸味,酸歸於肝致使肝木之氣淫溢而大盛,因而克伐脾...
2017-03-05 -
五輪學說對胞瞼、兩眥、白睛、黑晴疾患辨證
眼分五輪,每輪都和一髒相應。因此,五臟有病,必現於輪。驗輪之病,可以探求病因,測知五臟的功能狀態,以及對眼的影響,並藉以推斷是一輪自病,還是兩輪台病、並病,其乘侮關係如何?因此,作為一個中醫眼科醫...
2017-03-05 -
春季木形人宜健脾養肝 清明養生看五行
清明節五行人的特徵,你屬於哪種體質?1木行人外貌特徵:膚色偏青白色,長臉形,頭型較小,身材四肢長,身材挺拔,肩背寬大,手足靈巧細長多青筋。好學勤快。性格特徵:心高氣傲,善隱忍。2火行人外貌特徵:膚色...
2015-03-30 -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病因學說
1.子宮、胎盤缺血學說:本學說最早由youn8(1914)提出,認為臨床上本病容易發生于初孕婦、多胎妊娠、羊水過多,系由於子宮張力增高,影響子宮的血液供應,造成子宮,胎盤缺血、缺氧所致。此外,全身血...
2017-03-06 -
解心煩要學說三句話
人活在世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遇到困難和煩心的事就要自己化解,時刻擁有樂觀的心態和快樂的心境。在生命中碰到煩惱事,不妨學說三句話,對自身健康大有好處。 第一句話是“算了吧”。生活中有許多事,可能...
2013-02-23 -
面肌痙攣的血管壓迫學說
早在1875年,國外學者曾報導一例面肌痙攣病人屍檢時發現其面神經部位發現“櫻桃”大小的基底動脈瘤。此後有關血管壓迫面神經引起面肌痙攣的文獻報導逐漸增多。目前已知大約有80%~90%的面肌痙攣是由於面...
2017-03-06 -
脊髓空洞症的病理學說
1、脊髓空洞症為脊髓呈管狀空洞,由頸段上下延伸許多節段,應看作與脊髓中央管單純囊腫不同,空洞積水更適用於後者,認為本病是脊髓背中線發育畸形的結果,空洞腔可與中央管交通,空洞內襯可見室管膜細胞,囊內液...
2017-03-06 -
三因學說之一赤巴
它具有火熱的性質,也是負責人體內臟腑機能活動的一種因素,具有中醫“火”行的性質。這是一種生理活動所需要的火或熱量,與病理上的火邪不同。根據赤巴存在的部位和具體功能的不同,赤巴又可以分成五種: 能消...
2017-03-07 -
三因學說之一培根
它具有水和土的性質,與人體內津液、粘液及其他水液的物質和機能保持密切的關係。也有人把培根譯成痰或粘液。這裡的“痰”是正常生理狀態下存在的正常物質,而不是在病理狀態下出現的痰液。根據其所在的位置及功...
2017-03-07 -
三因學說之一隆
它是推動人體生命機能的動力,與生命活動的各種機能密切相關。它的性質與漢族中醫的“氣”很有些相似,但不完全一樣。根據隆的不同機能和存在部位的不同,又可以把隆分成五種: 維命隆:音譯索增隆。它存在於人...
2017-03-07 -
藏醫學的三因學說
所謂三因,就是指隆、赤巴和培根這三種因素,這是藏語的音譯,如果用意譯,就有不同的譯法,有譯為風、膽、痰的,也有譯為氣、火、粘液或風、火、水土的,譯法不一,不僅有些含義不同,而且難於反映藏醫的全貌,...
2017-03-07 -
三因學說的特性
儘管隆、赤巴、培根又各分成5種,各司其職,有自己的特性,但它們也有些共同的特性。 隆的特性是:粗、輕、寒、微、硬、動這6種。 粗:其表現特點是性情急躁,舌苔明顯,厚而粗,皮膚粗糙。 輕:指人體的活...
2017-03-07 -
藏醫學的病因學說
—種學說認為,疾病的病因需要有三個條件,即起源、蓄積和誘發,這稱為疾病的外緣學說。 關於疾病的起源,這種學說認為與時令、人體的五官以及起居行為相關,凡是這幾方面出現不足、或過盛、或相反現象時,都可...
2017-03-07 -
藏醫的三因學說
隆、赤巴、培根為藏語音譯,漢譯有譯為“氣、膽、痰”者,有譯為“氣(或風)、火、粘液(或水和土者)”,即所謂的三因。三因學說是藏醫學的理論核心之一。 隆,是人體的一種動力,與中醫的“氣”的概念相似。...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