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虛食滯外感風寒型積滯
治療方法:六聖丸、當歸散、百傷飲、勻氣散、烏犀丸。 證候表現:致頭疼面黃身熱,眼胞微腫,腹痛膨脹,足冷肚熱,喜睡神昏,飲食不思,或嘔或噦,口噫酸氣,大便醙臭。 病因病機:皆因乳哺不節,過餐生冷堅硬...
2017-03-05 -
脾肺積熱外感風寒型喉痹
治療方法:治喉痹有針瘡方。 證候表現:咽喉腫塞痹痛,水漿不得入,有針瘡者。 處方:姜汁調熟水時時呷之。 出處:《金匱翼》·卷五(卷)·咽喉(篇) 原文:有針瘡者,薑汁調熟水時時呷之。
2017-03-05 -
肝胃熱盛外感風邪型喉痹
治療方法:即針:少商、商陽、關沖、少陰(兩手八穴);用治爛喉痹一方,兩服後,治爛喉痹二方;口吹金不換,兼服八仙散。 病因病機:此症因肝胃熱毒,外感時邪而發。 證候表現:形如花瓣,爛腫白斑,痛叫不食...
2017-03-05 -
脾胃實熱型胬肉攀睛
治療方法:瀉脾除熱飲加減。方中大黃、芒硝、黃連、黃芩瀉熱通腑;車前子、茺蔚子瀉熱通滯;防風、桔梗疏風散邪,載藥上行。如體不虛者,用本方去黃芪,加玄參、夏枯草,以加強瀉熱散結之功。 證候表現:胬肉頭...
2017-03-05 -
外感痙病特點及分型治療
由於外感風寒濕邪引起的痙病,首先是有表證,怕冷發熱、頭痛、肢體酸沉。這是因為風寒濕邪侵犯經絡、肌肉,衛陽受到阻遏。在表證出現以後,很快就見到痙病的特徵,牙關緊閉,後項僵硬,角弓反張,脈象弦硬緊急。...
2017-03-05 -
為什麼說溫病是多種外感急性熱性病的總稱?
溫病是指感受四時不同溫熱病邪引起的多種急性熱性病的總稱。臨床上以起病較急,熱象偏重,變化快、易化燥傷陰為特點。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裡,因氣候條件不同而產生了不同的溫熱病邪,這些不同的溫熱病邪侵...
2017-03-05 -
內傷發熱與外感發熱的辨別
發熱是臨床常見的一個症狀,可以在許多疾病中出現。引起發熱的原因,可分為外感、內傷兩大類。外感發熱系因感受外邪所致,內傷發熱則是由於情志、飲食、房事、勞倦等內傷因素導致陰陽平衡失調,或臟腑氣血虛損所...
2017-03-05 -
實熱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症狀:經血非時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斷,色深紅,質稠,有血塊;口渴煩熱,小腹或少腹疼痛,腹部拒按,面紅目赤,渴喜冷飲,口苦咽幹,小便黃或大便幹結;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涼血,固沖止...
2017-03-06 -
外感咳嗽有痰吃什麼好的快?
外感咳嗽 ,病證名。感受外邪所致的咳嗽。見《景嶽全書·雜證謨》。《醫門法律》卷五:“風火熱濕燥寒,皆能乘肺,皆足致咳。”表現為起病較急,聲盛而濁,兼見寒熱、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咽幹、喉癢等外感...
2017-03-06 -
《濟陰綱目》產後門(中) 外感風寒
李氏曰:產後外感,離床太早,或換衣襲風,冷入下部,令人寒熱似瘧,頭疼不歇。血虛者,芎歸漡加人參紫蘇幹葛。血氣虛者,補虛東加陳皮乾薑。寒熱甚者,熟料五積散。熱不止者,黃龍湯主之。如體盛發熱惡寒及瘧痢者...
2017-03-07 -
中醫望色之赤(面紅浮散,外感風寒面容)
關鍵字:赤(面紅浮散,外感風寒面容) 赤的形象為:鼻流清涕,口角流涎,濕潤衣襟;面色浮露而散,右腮尤紅,鼻黃唇紅,下頦紅斑. 主病:風寒外束,肺熱內蘊;脾經濕熱. 病例:咳嗽。風寒束肺,痰熱內蘊...
2017-03-07 -
什麼是小腸實熱證
【概念】小腸實熱證,是由於心熱下移小腸所致的小腸裡熱熾盛表現的證候,以心火熱熾及小便赤澀灼痛為審證要點。 【臨床表現】心煩失眠、渴喜冷飲,或口舌生瘡,或見小便赤澀、尿道灼痛,尿血,舌紅苔黃,脈數。
2017-03-07 -
如何治療脾肺虛小兒外感
陳某,女,5歲,於1998年3月2日診。 主訴:咳嗽2個月。 病史:患兒素體虛弱,食欲不振,形體消瘦。2個月前因受寒開始咳嗽,曾服西藥對症治療無顯效,咳嗽纏綿難愈,來我院就診。 查: 神...
2012-08-02 -
小兒外感脾肺虛的妙方
張某,女,5歲,於1998年3月2日診。 主訴:咳嗽2個月。 病史:患兒素體虛弱,食欲不振,形體消瘦。2個月前因受寒開始咳嗽,曾服西藥對症治療無顯效,咳嗽纏綿難愈,來我院就診。 查: ...
2009-07-20 -
溫熱派著《外感溫病篇》陳平伯
陳平伯,字祖恭,清松濱人,以仲景於外感溫熱無文無法,時治傷寒家徒守發表攻裡之成方,遂使溫熱之旨蒙昧不明,醫門缺典。他說:“溫者,暖也,熱也,非寒之可比也。風邪外束,則曰風溫;濕邪內侵,則曰濕溫,縱...
2017-03-07 -
外感頭痛自我推拿法
推揉風池 用雙手大拇指指面指峰推揉風池穴,1~2分鐘。 推揉印堂、攢竹、陽白、太陽 用雙手食指的第二節指骨偏峰推揉印堂、攢竹,陽白、太陽穴,每穴l~2分鐘,以局部酸脹為度。 推上星、百會...
2012-10-29 -
兒童外感咳嗽別亂吃川貝母
浙貝母一般多用於外感痰熱,川貝母多用於內傷咳嗽,潤肺止咳。兒童外感咳嗽,如果初期誤用了川貝母,咳嗽往往會變得長期不愈。 從入秋以來,我就不斷接到家長們的電話,他們紛紛告訴孩子咳嗽的問題,這種情況一直...
2017-03-07 -
小腸實熱
【小腸實熱】指邪熱蘊於小腸的病變。主要症狀有心煩,耳鳴,咽痛、口瘡,小便赤澀、排尿刺痛或尿血、腹脹,苔黃,脈滑數。多見於尿道感染,口腔炎等。
2017-03-08 -
實熱
【實熱】外邪入侵體內,化熱入裡,邪氣盛而正氣尚足,邪正相爭引起的發熱,表現為高熱,煩渴,大便秘結,舌苔黃。脈洪數或滑數等。多見於感染性熱病的高熱期。
2017-03-08 -
外感病因
外感病因,是指來源於自然界,多從肌表、口鼻侵入人體,引起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外感病因主要包括六淫、疫氣兩大類,涉及季節氣候、地理環境,以及生物等多方面的因素。 六淫 (一)六淫的概念 六淫,即風、寒...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