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腎陽虛型缺鐵性貧血
症狀:面色萎黃或蒼白無華,形寒肢冷,唇甲色淡,周身浮腫,眩暈耳鳴,腰膝冷痛,大便溏或五更瀉,小便清長,舌胖淡有齒痕,脈沉細。 治則治法:益氣健脾,溫補腎陽。 中成藥:①四君子丸,口服,蜜丸1次1丸...
2017-02-18 -
脾腎虧損瘀阻腦竅型腦積水
症狀:頭痛如裹,頭沉,肢體乏力,善忘,或癡呆,反應遲鈍,語音不清,視物模糊、耳聾等症,甚有個性改變。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苔少薄白微膩,脈弱。 治則治法:健脾補腎,化瘀開竅。 方藥:金匱腎氣湯...
2017-02-18 -
大米粥健康養生健脾腎
粥,自古以來就是健康養生的首選,種植水稻的土地多為黑土,按照易理來看,黑土地恰得先天坤土之氣,同進,水稻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又得坎水之精,所以大米同時具務坤土和坎水的精華。而在人體之中,脾屬...
2011-04-04 -
大棗煲粥可補脾胃
方法步驟: 01 人參大棗粥。材料:人參粉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做法:將大棗、粳米洗淨,放入鍋內,加入人參粉和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煮至爛熟成粥,加入適量冰糖,攪勻備...
2014-11-18 -
脾腎陽虛型支飲
治療方法:金匱腎氣丸合苓桂術甘東加減。 證候表現:喘促動則為甚,心悸,氣短,或咳而氣怯,痰多,食少,胸悶,怯寒肢冷,神疲,少腹拘急不仁,臍下動悸,小便不利,足跗浮腫,或吐涎沫而頭目昏眩,舌體胖大,...
2017-02-18 -
脾腎濕熱型疥瘡
治療方法:防風通聖散、秦艽丸。 病因病機:如腎經濕熱 證候表現:疥形如豆粒,便利作癢,膿清淡白 處方:初起有餘之人,俱宜防風通聖散服之;虛者服荊防敗毒散透發之。及形勢已定,則無論虛實,膿窠疥服秦艽...
2017-02-18 -
脾腎虛熱型臁瘡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東加酒炒黑黃柏及六味地黃丸。 證候表現:若午後熱,或作痛,頭目不清者。 病因病機:屬陰火。 處方:補中益氣東加酒炒黑黃柏。 方用:補中益氣東加酒炒黑黃柏及六味地黃丸。 處方:六味...
2017-02-18 -
脾腎虛敗型臁瘡
治療方法:八味地黃丸。 證候表現:若患處黑黯,肢體畏寒,飲食少思。 病因病機:屬脾腎虛敗。 處方:用八味地黃丸。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臁瘡(六九)(篇) 原文:若...
2017-02-18 -
脾腎兩虛型胎怯
症狀:形體瘦弱,身材偏短,精神萎靡,啼哭無力,面色無華,口唇色淡,指甲淡白,皮膚薄嫩,肌肉瘠薄,手足如削,多臥少動,吮乳乏力,吮乳量少,嗆乳、溢乳、吐奶,哽氣多噦,四肢不溫,大便稀溏,便次增多,腹...
2017-02-18 -
脾腎兩虛型五軟
治療方法:扶元散、補腎地黃丸。 病因病機:五軟稟賦不足證。此五者,皆因稟受不足,氣血不充,故骨脈不強,筋肉痿弱。 證候表現:頭項手足口肉肌;(注)五軟者,為頭項軟、手軟、足軟、口軟、肌肉軟是也。頭...
2017-02-18 -
溫中補脾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黃耆(蜜炙)白術(土炒)乾薑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薑制)附子(制)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砂仁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去粗皮,研)白芍的功效與作用(炒焦)甘草的功效與...
2017-02-18 -
脾腎相濟:二髒安和,則一身皆治、百病不生
《醫宗必讀》中提出脾腎有“相贊之功能”,“脾、腎者,水為萬物之元,土為萬物之母,二髒安和,一身皆治,百病不生。…二髒有相贊之功能。”這裡的“相贊”,就是指脾腎間存在著輔佐、協同的關係。 古人說:“...
2017-02-18 -
小兒感冒宜益氣補脾疏風散熱
因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神氣怯弱,感冒之後,容易化熱,初起為寒象,可能第二天就轉為熱性表現,這一點也是和成人感冒不一樣的。究其病因,小兒稚陰稚陽,肌膚嬌嫩,髒氣未充,肺脾尚虛,衛外不固,容易受到...
2017-02-19 -
脾腎陽虛型慢性病毒性肝炎
症狀:畏寒喜暖,少腹、腰膝冷痛,食少便溏,完穀不化,下肢浮腫,舌質淡胖,脈沉細或遲。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 中成藥:①金匱腎氣丸,口服,1次6g,1日2次;②右歸丸,口服,1次6g,1日3次。 方...
2017-02-19 -
脾腎陽虛型酒精性肝病
症狀:腹大脹滿,如囊裹水,朝寬暮急,小便不利,胸悶納呆,便溏,畏寒肢冷,舌質淡,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舌苔厚膩水滑,脈沉弱。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行氣利水。 中成藥:濟生腎氣丸,口服,水蜜丸1次6g,...
2017-02-19 -
補脾益肺的白人參酒
每個人的食欲都不是處於穩定的狀態,有時候身體不好,容易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這裡小編介紹大家喝白人參酒,白人參酒的功效是補脾益肺、生津固脫的。治療食欲缺乏很有幫助。還能治療自汗乏力、神經衰弱等症,...
2016-07-04 -
脾腎陽虛型重症肌無力
症狀:四肢倦怠無力,畏寒肢冷,吞咽困難,口齒不清,腰膝酸軟,小便清長,或有便溏,舌體淡胖,苔薄白,脈沉細。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 中成藥:金匱腎氣丸(大蜜丸),口服,1次1丸,1日2次。 方藥:右...
2017-02-19 -
脾腎陽虛型白塞病
症狀:病程較長,乏力,少氣懶言,手足不溫,納差,五更瀉,下肢浮腫,月經不調,遺精陽痿,長期反復出現口腔潰瘍及外☆禁☆陰潰瘍,伴有結節性紅斑,病情有遇寒加重、冬季尤甚的傾向,多種合併症相繼發生,舌質淡紅,...
2017-02-19 -
菱角的功效 菱角有補脾益氣的功效
菱角我們都沒有聽說過的,菱角的功效有哪些?菱角的營養價值高嗎?菱角的食用方法簡單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個菱角的相關的營養價值以及其功效和作用,趕緊來看看吧! 菱角的功效 鮮菱草...
2016-06-27 -
山藥怎麼吃補脾腎更好
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瀉、化痰涎、潤皮毛”。(始見於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其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山藥的最大特點是含有大量的...
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