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表清金散
·產品名稱:解表清金散 ·產品分類:藥品/中成藥/肺系病症 ·批准文號:國藥准字Z21022000 ·主要規格:每袋裝2g 注意事項1.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2.該藥品適用於外感咳嗽,其...
2017-03-08 -
辛溫解表的紫蘇酒
感冒我們都會得,一不小心著涼了就會生病了。然而,感冒也有很多種類,治療的時候要對症下藥才行。這裡小編介紹的紫蘇酒的功效是治療風寒型感冒的,對於此疾病的病症,大家應該都熟悉。來看紫蘇酒的用法! ...
2016-05-24 -
解表理氣的香蘇茶
喝茶的好處很多,關鍵時刻還能幫助治療疾病,這一點大家都知道。那麼如果遇到風寒感冒了,該喝什麼茶來幫助治療呢?這裡介紹香蘇茶給大家,香蘇茶的功效就是幫助治療風寒、發熱等症。來看香蘇茶的用法! 原...
2016-05-23 -
發汗解表五神湯
原料: 荊芥10克、蘇葉10克、生薑15克、茶葉6克、紅糖30克。 做法: 將荊芥、蘇葉洗淨,與茶葉、生薑一併放砂鍋中,加水500克浸泡20分鐘,文火上煎沸10分鐘取汁,加紅糖溶化即成。 功效: ...
2017-03-08 -
常見解表促汗的藥材
凡是以發散表邪,解除表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解表藥。本類藥物辛散輕揚,主入肺、膀胱經,偏行肌表,有促進肌體發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癒表證,防止疾病傳變的目的。 解表藥主治惡寒、發...
2011-09-15 -
【食材小知識】辛涼解表類中藥——柴胡
性味歸經 苦、辛、微寒。歸心包絡、肝、膽、三焦經。 【功效】 疏散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脅肋脹痛,肝鬱脅痛乳脹;頭痛頭眩;月經不調,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 1、疏鬱 ...
2017-03-09 -
解表藥
凡能疏肌解表、促使發汗,用以發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藥物,稱為解表藥。 解表藥多屬辛散之品,辛能發散,可使外邪從汗而解,故適用於邪在肌表的病症。也即《內經》所說的“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的意義。解表藥...
2017-03-09 -
名醫黃元禦,淋雨透疹
清代名醫黃元禦由京返鄉,名噪一時。其女遠嫁,生一子,出痘,勢甚危,抱歸求治,黃一見即怒責道:“此症險惡,不過日晡,速行。”其女長跪乞憐,黃不顧,呼人急駕騾車送之返。這時烈日炎炎,駕車的人又故而遲遲未...
2017-03-09 -
祛外感的解表藥膳
解表藥膳通過發汗與宣散作用,祛除表邪,治療外感。此外多種傳染病、呼吸道感染、皰疹的初起階段,均屬表證範圍,也可使用解表藥膳。解表藥膳包括發散風寒藥膳與發散風熱藥膳。 發散風寒藥膳 風寒表證的臨床表...
2017-03-09 -
透疹
【透疹】凡出疹子的病,在應出而末出或疹子出而不暢之時,採用辛涼解表一類的治法,使它順利出疹,不致發生變證,叫做“透疹”。
2017-03-10 -
清營透疹
【清營透疹】是清營分之熱,並使疹外出的方法。病人高熱煩躁,夜間睡眠不安,口不甚渴,舌絳而幹,脈細數。用細生地,丹皮,大青葉等清營分熱邪,用金銀花、連翹、苦桔梗、薄荷、竹葉、牛蒡子等透疹。
2017-03-10 -
化飲解表
【化飲解表】由溫化水飲藥與辛溫解表藥組成,治療表有風寒,內有水飲之症,症見惡寒發熱、無汗、咳嗽喘息、痰多而稀、舌苔滑潤、口不渴、脈浮緊。用小青龍湯(麻黃、桂枝、芍藥、細辛、乾薑、甘草、姜半夏、五味子...
2017-03-10 -
祛風解表止頭痛
某醫之子,8歲。2010年11月17日早晨訴頭痛,家人未在意。至上午10時許學校聯繫家長說:孩子頭痛劇烈。接回家中其父親為孩子診查、處方用藥(不詳)治療,未效。吃晚飯時伴嘔吐,繼續用藥治療,第2天頭...
2017-03-10 -
獨活羌活 祛風解表
獨活辛,溫,微苦。歸肝,腎,膀胱經。功能祛除風濕,散寒解表。主治風濕痹痛,風寒表症兼有濕邪者。《本草正義》:“氣味雄烈,芳香四溢,故能宣通百脈,調和經絡,通筋骨而利機關,凡寒濕之痹於肌肉,著於關節...
2017-03-11 -
解表劑服用後注意事項
解表劑是通過解肌藥使人體出汗,達到發散表邪,解除表證的藥物,分為辛溫解表和辛涼解表兩大類,辛溫解表代表方有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等,辛涼解表代表方有桑菊飲、銀翹散、麻杏石甘湯等。在服用這些藥劑時...
2017-03-11 -
解表追風丸
·產品名稱:解表追風丸 ·產品分類:藥品/中成藥 ·批准文號:國藥准字Z44022194 【性狀】本品為黑褐色的水蜜丸或黃褐色的大蜜丸,氣香,味微苦而辛涼。 【藥理毒理】動物實驗顯示:本品...
2017-03-11 -
冬季外感宜辛溫解表
經雲:“善治者治皮毛”,故解表一法,具有早期治療、控制病邪入裡、從而獲得及早康復的積極意義。今觀不少醫生治外感以辛涼為多,筆者認為外感初起惡寒未罷,舌不紅、口不渴、咽不紅腫者,一般不宜用辛涼之品。辛...
2017-03-11 -
小柴胡湯 ——和解表裡之劑
小柴胡湯:“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洗)半升,甘草(炙)、生薑(切)各三兩,大棗(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成無己在《傷寒明理論》...
2017-03-11 -
經方解表識未了(下)
通過臨床不斷探索和反復閱讀有關條文,越來越感到認識表證的重要性,認清表證事關治療的成敗,本案治驗的關鍵:一是本案有表證,是表裡同病;二是解表取微汗。認清本案有表證甚為重要,患者發熱汗出2月不退,眼幹...
2017-03-12 -
經方解表識未了(上)
在校讀過《傷寒論》,病在表,治用發汗解表,這是簡單之理,自認為早已明白。但隨著臨床見證增多,反復讀經典,反復臨床,漸感到對表證的認識遠未到位,對表證的治療遠未理解。記得學生時期,初次跟隨宋孝志老師實...
201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