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祛風解表止頭痛

某醫之子, 8歲。 2010年11月17日早晨訴頭痛, 家人未在意。 至上午10時許學校聯繫家長說:孩子頭痛劇烈。 接回家中其父親為孩子診查、處方用藥(不詳)治療, 未效。 吃晚飯時伴嘔吐, 繼續用藥治療, 第2天頭痛依舊, 且飲水、吃飯則嘔吐, 不飲、不食則不嘔吐, 遂赴縣醫院診查, 做腦CT、腦電地形圖、血液分析等檢查皆無明顯異常。 擬診為“病毒性腦炎早期”, 用穿琥寧、甘露醇等輸液, 效仍不顯著。

11月19日下午1點左右, 家長邀大夫診治, 至其家見患兒正在輸液, 且啼哭不止。 詢之得知, 孩子前額及兩側太陽穴部位疼痛劇烈難忍已2日多, 幾無緩解。

查其舌淡白, 脈浮略緊, 四肢冰冷, 初步診斷為太陽、陽明受寒。 囑立即停止輸液, 針刺印堂、足竅陰穴, 點刺放血, 隨即痛止, 不再哭泣。 讓患兒移至床上, 蓋被放置暖水袋取暖, 並測體溫正常。 處方:荊芥穗5克, 防風3克, 川芎5克, 細辛1克, 白芷5克, 薄荷5克, 佛手5克, 甘草6克。 加水急煎服, 痛止則停後服, 不止再服二煎。 約20分鐘後疼痛又有所復發, 再針雙側太陽穴、印堂穴, 淺刺, 留針約10分鐘, 痛稍止。

大約下午6點左右, 患兒頭痛已好大半, 目前只是感覺前額頭內發空, 有跳動的感覺。 囑予易消化食物, 如其有欲嘔吐的感覺可以先口含一片生薑。 大約到晚上9點半左右, 頭痛已完全康復。

按:該患者雖發病原因不詳, 但據其病情, 為感受風寒所致。 開始病邪輕淺,

未引起注意。 古有明訓:小兒得病傳變迅速, 隨即傳至陽明, 陽明受寒故前額痛為重, 陽明被寒邪侵襲故飲、食則邪拒, 從而引發嘔吐。 此時本當祛風散寒可愈, 但因輸液又使內寒加重, 故而四肢冰涼, 病苦不解。

荊芥穗的作用與荊芥相同, 均可用治風寒、風熱之頭痛、咽痛, 但荊芥穗更善於上行頭部, 現代名醫焦樹德在其《用藥心得十講》中說:“生芥穗適用於散頭部之風邪, 有引藥入腦的作用。 ”防風祛風解表止痛效果比荊芥好, 臨床常荊、防相配。 細辛氣味辛溫, 有發散風寒的作用, 且具升浮之性, 故可用于頭面部諸風之疾。 白芷入陽明經, 善治各種頭痛, 尤其對前額痛效果顯著。 川芎味辛性溫, 走而不守, 上行頭目, 下行血海,

為血中之氣藥, 對太陽穴、頭兩側部位其疼痛作用更明顯。 薄荷味辛性涼, 清肝明目, 偏入氣分, 亦具有升浮之性, 並可佐制細辛等藥的溫熱之性, 不使太過燥烈;佛手乃引經之藥也;甘草調和諸藥, 兼以矯味。 諸藥相合, 增強了祛風止痛之功, 療效顯著。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