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家居風水五行的講究
五行相生相剋對應家居風水中方位和顏色。 家中正北方位象徵著人的事業運勢,五行中屬水,適宜的顏色是黑色,最好放置黑色的金屬物品,因為金可以生水。 家中的東面方向,主要關係的是健康運勢,因此最...
2016-04-02 -
夏季補腎區分陰陽最關鍵
分析:腎虛分陰陽 治療要對症 中醫認為,秋冬養陰,春夏養陽,夏天是一年中人的陽氣最旺的時候,此時最重要的就是養護人的陽氣。夏季並非完全不能進補,對於確實有腎虛症狀的人來說,夏季同樣可以補腎,但補腎...
2017-03-09 -
和陰陽
和陰陽 小兒推拿方法名又名合陰陽、合二氣。 用拇指由小兒腕橫紋兩端向中間合推。 有和氣血、消痰延等作用。 《小兒按摩經·手訣》:“從兩下合之,理氣血用之。”
2017-03-09 -
五行減肥健身操的好處有哪些呢
現在隨著生活經濟的提高,很多人都喜歡跳健身操來鍛煉身體,特別是晚上去廣場或公園都會發現很多人在跳五行減肥健身操,那麼五行減肥健身操的好處有哪些呢?很多人都是跟著大家在廣場上跳,只知道是鍛煉身體,並...
2016-01-05 -
中醫五行減肥方法對症治療
中醫五行是人體臟腑相對應的,診病可以對照五行進行,減肥也是同樣,可以根據中醫五行有針對性減肥。 第一步:問診 金木水火土的哪一種 既然是中醫五行,第一步當然是中醫師的望、聞、問、切,經...
2014-07-04 -
中醫中的五色、五味與五行
中醫對於疾病的認知,採取“取類比象”的整體性觀察方法,通過對現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內在機理,進行辨證論治。所以說中醫理論博大精深,但並不是高深莫測,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紅色、黃色、綠色、白...
2017-03-09 -
素食祝您秋季陰陽平衡
中醫認為,秋季人體陰陽偏盛或偏衰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常攝素食可“和諧陰陽”,減少疾病的發生。正如古典《大戴禮記》有雲:“食肉葷,勇而悍,陰陽失衡;食穀素,慧而巧,養陰平陽。”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
2017-03-10 -
秋分:陰陽平衡調飲食
秋分至,表示已真正進入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按照《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
2017-03-10 -
冬季少吃涼 陰陽得平衡
天氣逐漸轉冷,人們穿得厚、住得暖、活動減少,難免會造成體內積熱不能適當散發。加之很多人為了“耐寒”而常吃熱量較高的食物,甚至盲目大補,很容易產生胃肺火盛,出現體內蘊熱的現象。養生應講究進補均衡,冬...
2017-03-10 -
先別陰陽
【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強調醫生臨床診察疾病時,運用四診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陰陽屬性,這是辨症論治的基本原則。
2017-03-10 -
脈陰陽俱緊
【脈陰陽俱緊】語出《傷寒論》。指寸部和尺部脈俱現緊象。寸脈屬陽,尺脈屬陰,兩部脈俱緊,即浮緊之脈。見於外感寒邪,腠理密而無汗,表氣閉而不宣,是表實的見證。
2017-03-10 -
脈陰陽俱浮
【脈陰陽俱浮】語出《傷寒論》。指寸部和尺部俱現浮象。寸脈屬陽,尺脈屬陰,兩部脈俱浮,即浮洪脈。見於風溫病外熱已盛,而誤用辛溫發汗,津液受傷,致使熱邪內外充斥。
2017-03-10 -
五行人體質各不同 你屬於哪種體質?
各種體質的人對季節的耐受性不同,故要根據木、火、土、金、水五行人的體質差異作養生調養且各有側重。我們自己是哪種體質的人群呢?請一一對照入號。木型人體質特點:膚色蒼白,頭小,面長,兩肩廣闊,背部挺直,...
2013-11-01 -
陰陽交_時病
【陰陽交】語出《素問.評熱病論》。熱病出汗後,仍發熱,脈躁疾。發熱和脈象不因出汗而見和緩,反有狂言、不能食的症狀,前人認為這是陽邪交入于陰分,消耗陰氣所致,故名。屬危重證侯。
2017-03-10 -
陰陽毒_時病
【陰陽毒】語出《金匱要略》。為感受疫毒,內蘊咽喉,侵入血分的病症。分陽毒和陰毒,陽毒因熱壅於上,以面赤斑斑如錦絞、咽喉痛、吐膿血為主要症狀;陰毒乃邪阻經脈,以面目青、身痛如被打傷、咽喉痛為主要症狀。...
2017-03-10 -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別論篇第七
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 岐伯對曰: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 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所謂陰者,真髒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 所...
2014-03-23 -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篇第六
黃帝問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 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2014-03-23 -
金匱要略之狐惑陰陽毒病證
論一首 證三條 方十二首論曰: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複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加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
2013-11-26 -
中醫陰陽變化
陰和陽之間,並不是孤立和靜止不變的,而是存在著相對,依存、消長、轉化的關係。現分述如下:(一)陰陽的相對性:陰陽是說明事物的兩種屬性,是代表矛盾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聯繫的事物和現象對立...
2013-08-19 -
中暑分陰陽 切莫用錯藥
夏酷暑,炎熱潮濕,如果此時身體對炎熱的氣候不能適應,散熱機能發生障礙,就容易發生中暑,尤以年老體弱及多病老人、兒童更易發生。很多人防治中暑習慣性地服用“藿香正氣”之類,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中暑...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