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的療效
方劑名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出處 《傷寒論》 組成 麻黃6克(去節),連軺6克(即連翹根),杏仁6克,赤小豆10克,大棗12枚(擘),生梓白皮(切)10克,生薑6克,甘草6克(炙)。 ...
2015-09-22 -
發散藥之麻黃
麻黃屬於發散藥,其的主要功用有四,1、發汗散寒;2、宣肺平喘,3、行水消腫;4、散陰疽,消癥結。 由於臨床上最常用為辛溫發汗藥,所以一般都歸在發散風寒藥中。麻黃除了辛溫發汗、解表散寒以外,並有明顯...
2017-03-11 -
麻黃草人工種植技術
麻黃草是多年生灌木,人工種植一次可以數十年連續採割,在我區荒地種植3年後,每667平方米平均產量可達到600~800千克,且我區大部分地方都適合種植。現將人工種植麻黃草技術介紹如下: 一、選地 麻...
2017-03-11 -
麻黃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呢
大部分人對麻黃這樣的中草藥或許並不陌生,但是有些人不瞭解中藥的朋友們,並不瞭解麻黃是什麼用處,其實麻黃的功效與作用是很廣泛的,尤其是可以治療感冒和老年人的免疫力低下,正值秋冬季節天氣比較寒冷,馬上...
2015-12-03 -
胃病效方枳術湯
枳術湯出自《金匱要略》,文曰:“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枳術湯是張仲景的一張小方,藥僅兩味,是治療水飲結於心下的方子。然歷代醫家用此方治療胃脘痛、痞滿卻效果很好。讀張璐的《...
2017-03-11 -
體會麻黃附子細辛湯方證特徵
麻黃附子細辛湯可以溫陽散寒,助陽解表,是治療太陽少陰同病的方劑,在《傷寒論》原文中主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其中“脈微細,但欲寐”為典型的少陰病特徵。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分析本方...
2017-03-11 -
甘姜苓術湯治在脾肺
甘姜苓術湯始見於《金匱要略》。因其為“腎著”病之主方,故又名腎著湯。“腎著”之病雖屬下焦,然其論治實在脾肺。 經文釋義 《金匱匱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曰:“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在水...
2017-03-11 -
麻黃細辛附子湯驗案二則
案1 面神經炎 蔣某,男,18歲。學生。2008年11月就診。 自訴口角流水,右眼不能閉合2天。刻下症見:瘦弱,畏寒怕冷,納差便溏。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緊。神經系統檢查:神清,雙側額紋不對稱,右側額...
2017-03-11 -
麻黃根簡介
麻黃根,止汗如神。餘治療表虛自汗,擬成一方名曰加味玉屏風湯。 方用:浮小麥、麻黃根、糯稻根、黨參、五味子、麥冬、黃芪、防風、白術各10克,龍骨、牡蠣各30克,大棗5個,甘草5克。每日1劑,水煎服,...
2017-03-11 -
麻黃草育苗工作很重要
一、生物學特性 麻黃是草本狀灌木,木質莖。由於主根發達,根蘖能力強,所以耐乾旱瘠薄,抗風蝕沙埋性強。葉膜質呈鱗片狀,對生而基部連著。雌雄異株,二年生開始結實,六月份開花,八月中旬至九月上旬種子成熟...
2017-03-11 -
外感第一要藥麻黃
麻黃性溫,味辛、微苦,歸肺、膀胱二經,具發汗,平喘,利水之效,可廣泛運用於外感、咳喘、心腎等諸疾。因其有他藥不可替代之作用,尤在外感病的治療中又有“第一要藥”之譽。 麻黃一藥,因其辛溫質輕,輕揚上達...
2017-03-11 -
麻黃種子脫皮有兩法
麻黃種子無休眠期,只要溫度適宜,水分有保證,它都會發芽。採摘下來的果實,外殼被一層紅色肉質果皮,曬乾後,附在種子外面,不易脫掉,要想得到乾淨的純種子,必須把種子外皮除掉。目前採取以下兩種方法。 1...
2017-03-11 -
麻黃的移栽方法及田間管理
1、選地整地 移栽地要選無污染的中性沙壤土。深耕並施足底肥,整平耙細。 2、移栽時間 麻黃在早春土壤解凍至8月份均可移栽。其中陰雨天移栽成活率高,緩苗快。生產上多用1年生苗為主,2年生大苗移栽效果...
2017-03-11 -
從枳術湯到枳術丸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中有枳術湯:“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枳術湯方:枳實七枚,白術二兩。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軟即當散也。” 病位在心下,病...
2017-03-11 -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療驗方
查:雙小腿散在紅斑,小如黃豆,大如1角硬幣,色紅焮熱,腫脹疼痛。足踝部酸困腫脹,晨起減輕,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證屬濕熱痰瘀蘊結。治宜清熱祛濕化痰,破瘀消癥散結之法。方選麻杏薏甘湯合桂枝茯苓丸化裁...
2017-03-11 -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驗方
扁平疣,中醫學稱之為“扁瘊”,多由肝鬱化火上炎或風熱鬱表所致。本例患者,舌苔白膩,脈弦滑,屬肝鬱化火挾風濕郁於肌表,氣血凝滯,結聚成形。治宜散風濕,疏肝鬱,消結塊之法。所用麻杏薏甘東加味方中:麻黃既...
2017-03-11 -
麻黃何以破癥堅積聚
《神農本草經》首言麻黃“破癥堅積聚”,其後諸家本草對此功效少有提及,並且高等中醫院校五版教材《中藥學》在附錄《本經》麻黃條文時唯獨刪除了這一句。蓋因其功效特殊,且臨床應用又有辛溫耗氣,峻汗傷陰之弊,...
2017-03-11 -
麻黃的優質豐產的栽培技術
麻黃用種子和分根繁殆。種子繁殖時要注意采飽滿成熟的種子,條播行距33釐米,覆土0.33~0.67釐米,出苗前應保持土壤濕潤。播種後約15天出苗,出苗後不需間苗,但應注意經常鬆土鋤草。分株繁殖較為方...
2017-03-11 -
麻黃的品種選擇及育苗移栽
麻黃為多年生荒漠藥用植物,經深加工後可提取麻黃素,用於多種常用藥的配伍製劑,也可單獨製成為方劑,在國際市場上價格不菲。近幾年來,由於過度的採挖,使野生麻黃資源遭到極大的破壞,野生資源日趨減少。為保...
2017-03-11 -
麻黃的移栽及田間管理
1、選地整地 移栽地要選無污染的中性沙壤土。深耕並施足底肥,整平耙細。 2、移栽時間 麻黃在早春土壤解凍至8月份均可移栽。其中陰雨天移栽成活率高,緩苗快。生產上多用1年生苗為主,2年生大苗移栽效果...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