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蘿蔔絲鯽魚湯
主料:活鯽魚、白蘿蔔配料:蔥、薑、油、濃縮雞汁、料酒、鹽 做法:鯽魚去鱗、腮和內臟,洗淨拭幹水,在魚身雙面斜劃三刀。白蘿蔔去皮洗淨,切成細絲;蔥去頭尾切成段,姜去皮切片。燒熱鍋內3湯匙油,爆香薑片,放入鯽魚煎至雙面呈金黃色,盛起待用。鍋內
-
龍眼核桃湯 增強記憶力
馬上就要開學了,用功讀書,但記憶不佳的學子,可以試試喝龍眼核桃湯。此湯以龍眼、核桃、遠志、石菖蒲,大棗為材料,經常喝可改善讀書易忘,記憶減退的症狀,家長不妨可以準備一二。以龍眼1兩,核桃10個、大棗10枚,遠志1錢,石菖蒲2錢與適量的水合
-
謹和五味飲食養生之要
“民以食為天”,在養生保健中,飲食營養位居第一。古人對飲食養生提出了一個總的原則,就是“謹和五味”。這裡的“五味”既指食品的“酸、苦、甘、辛、鹹”各種味道,又指代食物的營養成分。其意在告誡人們,既要謹慎地選擇食品,又要謹慎地調和各種味道,
2017-03-11 13 -
香茅栽培技術
香茅,又稱香薷,中藥名,能發汗解暑,行水散濕,溫胃調中。主治:夏月感寒飲冷,頭痛發熱,惡寒無汗,胸痞腹痛,嘔吐腹瀉,水腫,腳氣。 選地 香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一般土壤都可以栽培,但堿土、沙土不宜栽培。怕旱,不宜重茬,前茬穀類、豆類、蔬菜為
2017-03-11 15 -
小薊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旱。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6-7月待花苞枯萎時採種,曬乾,備用。早春2-3月播種,穴播按行株距20cm×20cm開穴,將種子用草木灰拌勻後播入穴內,覆土,以蓋沒種子為度,澆
-
纈草栽培技術
纈草(學名:Valeriana officinalis)是一種多年生耐寒開花植物。纈草在藥理學和本草療法中是一種草藥,其根部作為膳食補充劑使用。 繁殖管理 (一)採種:於6~7月,待種子大多數呈黃褐色時,及時採收,將整個花序剪下,讓其後熟
2017-03-11 12 -
紫花地丁栽培技術
播種或分株法繁殖。 紫花地丁極易繁殖。分株栽植、播種、自然繁殖均可。 1、播種 (1)穴盤育苗:紫花地丁種子細小,一般採用穴盤播種育苗方式。床土一般用2份園土,2份腐葉土,1份細沙。播種前要進行土壤消毒,一般可用0.3%~0.5%的高錳酸
2017-03-11 17 -
紫背天葵栽培技術
1、育苗 紫背天葵的莖節部易生不定根,目前多採用扡插繁殖育苗。春季從健壯的母株上剪取6釐米-8釐米的頂芽,若頂芽很長,可再剪成1段-2段,每段帶3節-5節葉片,摘去枝條基部1葉-2葉,插於苗床上,苗床可用土壤,或細沙加草灰,也可扡插在水槽
2017-03-11 18 -
伯樂樹栽培技術
伯樂樹,又名山桃樹、鐘萼木,分佈於亞熱帶溫暖濕潤的季風氣候區,常生於海拔500-2000米的溝穀、溪旁坡地。喬木,高20—25米,小枝粗壯,無毛,有大而橢圓形葉痕,疏生圓形皮孔。奇數羽狀複葉,總狀花序長20~30釐米,蒴果鮮紅色,橢圓球形
-
刺桐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盆栽管理較為粗放,但出房前應隔年翻盆一次,盆土宜用塘泥2份、堆肥和薈糠灰各1份混合使用。植株需要進行重剪,對直徑l釐米以下的一年生枝僅留1-2個芽,直徑1釐米以上的可留2-3個芽。重截後,會刺激隱芽和腋芽抽出強壯的新梢,長大後
-
大葉桉栽培技術
播種繁殖,種子細小。 採種 選擇9年生以上的健康母樹進行採種,一般採種時間為8~10月,其特徵為:蒴果色澤由淺變深,果皮具褐色斑點和斑塊,果瓣微裂,從裂縫中可以隱約見到種子時採種最佳。果實采後攤曬3~5天即開裂,種子脫出,分次收集種子,不
2017-03-11 26 -
棣棠花栽培技術
繁殖 可用分株、扡插和播種繁殖。分株,常用於重瓣品種,在秋季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進行。扡插。在梅雨季節剪取嫩枝扡插。播種,適用于單瓣品種,播後約20天發芽。 快繁要點:春季采一年生枝條作為快繁的離體材料,直接繁于智能苗床即可,生長季節采當
2017-03-11 11 -
楓香樹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性喜光,幼樹稍耐陰,耐乾旱瘠薄土壤,不耐水澇。在濕潤肥沃而深厚的紅黃壤土上生長良好。深根性,主根粗長,抗風力強,不耐移植及修剪。種子有隔年發芽的習性,不耐寒,黃河以北不能露地越冬,不耐鹽鹼及乾旱。 種子採集
2017-03-11 62 -
苦木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栽培地應選擇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雜木林,次生林山區溝谷地、緩坡地帶,坡度不超過IO一15度,肥沃的棕色森林土、砂質土。播種前進行整地。 2、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適宜種植時間為4-10月。選陰雨天或晴天下午太陽偏斜時,按行
2017-03-11 33 -
蘇木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蘇樹幹、枝具刺,為少占農地,可選園地。地邊、住宅圍牆邊或村邊栽種,亦起到一定的防牲畜作用。在播種前按株距150釐米挖穴,穴深30釐米,寬45釐米,每穴施入腐熟牲畜糞或綠肥作基肥。挖穴後曬土2-3星期,將土填入穴內與基肥摻合
-
野葛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冬前深翻30釐米,結合耕翻每畝施農家肥2000—3000千克,均勻翻入土,翌年春可再次淺翻,打碎土塊,耙細耙勻,整平,作成寬1—1.2米的畦備用,畦間開溝約30釐米。 繁殖方法 生產上主要用種子繁殖和扡插
-
艾納香栽培技術
艾納香為菊科艾納香屬Blumea balsamifera DC,苗藥名檔窩凱Diangd vob bvid植物,藥用為枝葉、嫩枝根、別名:大風艾、冰片艾、家風艾、大毛藥、大艾等。具有通諸竅散鬱火,消腫止痛等功效。 栽培 生物學行性喜溫暖
2017-03-11 14 -
白檀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濕,好光,要求肥沃土壤。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於7月採收果實,去掉果肉,種子常用沙藏層積90d以上,春播。 白檀是著名的美花多花性植物。由於習性強健,分蘖多,民間栽培普遍,經常看到用臉盆或砂鍋很隨便地開放性種植,也能開花。
2017-03-11 12 -
白蘇子栽培技術
1.氣候土壤 宜溫暖濕潤的氣候。以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為最佳。 2.整地 秋末冬初深耕土地,經冬風化,至次年春季播種前,再耕耙平整,作成寬1m的畦。 3.種植 用種子繁殖。分育苗移栽與直播兩種。 3.1.育苗法:播種期4月上旬,撒
2017-03-11 15 -
白前栽培技術
生物學物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忌乾燥,適宜土層深厚肥沃的腐殖土壤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或分根繁殖。種子繁殖:春季2月、3月播種育苗,4月底或5月初苗高15cm左右即可移栽。分根繁殖:宜在春季3月、4月進行,每株根莖應帶有芽1-2個,栽,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