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蔔芥栽培技術
生物學物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宜選擇肥沃、疏鬆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栽培。 栽培技術 用扡插繁殖:春季,選擇健壯的根狀莖,截成10-15cm長的段,每段具3-4節,按行株距45cm×30cm開穴,每穴下種1-2段,上松細土,淋水保濕。 田間管理
-
赤豆栽培技術
赤豆性喜溫、喜光,抗澇。全生育期需要10℃以上有效積溫2000—2500℃,一般在8一12℃以上開始發芽出苗。 赤豆對光照反應敏感,過早播種延長生長期,成熟期並不提早。所以由高緯度向低緯度引種時會提早成熟,而由低緯度向高緯度引種時會延長成
2017-03-10 13 -
大腹皮栽培技術
氣候土壤 喜生長於高溫地區,以土層濃厚而濕潤的砂質壤土或粘質壤土為佳。 整地 選擇有樹蔭處設苗床,鬆土後,按行,株距各30cm開穴,在定植前4-6個月先將空開好,使用權穴內土壤風化,穴深60-80cm,行距2、5-3、5cm。 種植 育苗
-
地錢的栽培技術
剪碎的地錢葉狀體的組織塊可以出芽並長成完整的葉狀體。 瓊脂培養方法除培養基的營養液用一般植物生理栽培用的完全培養液配製外,其餘方法與一般組織培養同(不用加激素等其他外源物質)。此法文中從略。下面著重介紹花盆土壤法離體組織塊培養成苗和成株的
2017-03-10 13 -
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氣候,不耐嚴寒,北方栽培,冬季需防寒。土壤以砂質壤上生長較好,不宜粘土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南方3月播種,北方5月播種,條播或穴播.保持土壤濕潤,溫度17-20℃,約5d出苗,苗齊後應間苗l~2次。 病蟲害防治
-
複羽葉欒樹種植技術
播種繁殖。種皮堅硬,不易透水,最好秋播或沙藏層積越。 一、採種 10月下旬至11月,當圓球形種粒變為褐色時,要即時採種,不然將自行脫落。收回後去掉果皮、果梗,淨種子攤晾3至5天,裝入布袋或紙袋貯藏。12月中下旬將種子取出,與多於種子量3倍
2017-03-10 25 -
春季中藥材種植謹防“倒春寒”
“倒春寒”即氣候學所說的侯(5天為一侯)平均氣溫超過10℃以後,由於受較強冷空氣頻繁襲擊,氣溫下降較快,持續時間長達1~2周以上的那種前暖後冷、並造成大範圍地區農作物受凍害的天氣現象或天氣過程。 “倒春寒”發生時,可使正處於發芽、出苗的中
-
扶芳藤種植技術
繁殖栽培 常於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扡插,或於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扡插。 扡插基質:就是用來扡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扡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扡插基質,建議使用已經配製好並且消過毒的扡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
2017-03-10 14 -
榧子種植技術
生物學特性 榧適宜生長在涼爽多霧、潮濕的環境,幼時耐蔭蔽,開花結果期則需充足光照。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壤土栽培為好,乾旱瘠薄的地方不宜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扡插、壓條、分根均可繁殖。種子繁殖:秋播或春季2-3月
-
甘遂種植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涼爽氣候,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以上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上或粘質壤上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用種子、分根繁殖。種子繁殖:7月中、下旬播種,播前種子用冷水浸泡2-3d,拌以草木灰,穴播,按行株距25cm
-
含羞草種植技術
1、繁殖 用種子播種繁殖,春秋都可播種,播前可用35℃溫水浸種24小時,淺盆穴播,覆土1--2釐米,以浸盆法給水,保持濕潤,在15--20℃條件下,經7--10天出苗,苗高5釐米時上盆。採種時選健壯母株,加強管理,於結果期隨熟隨采,莢果成
-
合歡花種植技術
1、繁殖 用種子播種繁殖,春秋都可播種,播前可用35℃溫水浸種24小時,淺盆穴播,覆土1--2釐米,以浸盆法給水,保持濕潤,在15--20℃條件下,經7--10天出苗,苗高5釐米時上盆。採種時選健壯母株,加強管理,於結果期隨熟隨采,莢果成
2017-03-10 27 -
胡蘆巴種植技術
選地整地 應選溫暖稍乾燥、涼爽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播種前整地,每公頃施基肥人畜糞300-450kg,過磷酸鈣225-375kg,耕耙作畦,畦寬120-200cm。 繁殖方法 香草用種子繁殖,撒播、條播或穴播,條播行距30cm,溝深3cm
2017-03-10 10 -
黃花菜的繁殖技術
一、分株繁殖法 選擇生長健壯的多年老黃花,從母株叢挖出一部分或全部根莖,抖去泥土,剪去根莖下部的老根,病根,並一株一株地分開,把根狀莖的四周黃褐色衣毛扒去,露出主側芽,每個根狀莖保留2-3層新根栽植於大田。特點是操作簡單,成活率高,一年四
-
虎掌南星種植技術
播種 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4-16cm挖淺溝,溝深1.5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5cm與畦面齊平。播種後灌一次透水,以後保持土表濕潤。溫度在20-25℃時,播後10天即可出苗。冬季用腐熟堆肥或廄肥覆蓋畦面,保溫保濕,有利幼苗
2017-03-10 17 -
茴香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茴香根系強大,抗旱怕澇,應選擇土層深厚,鹽脫良好。通透性強,排水好的沙壤或輕沙壤土種植。茴香種子小,發芽後的幼苗頂土力弱,應精細整地,一般早春三月土壤解凍後及時耕翻平整,鏟高墊低,達到細碎鬆軟,平整如鏡,以備待播。 2、施足
2017-03-10 10 -
角茴香種植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潮濕氣候,產區多在北緯25°以南,年降水量需1000mm以上,相對濕度80%以上。冬、春旱季有露、霧,年平均氣溫19~23℃,最冷月平均氣溫10℃以上。幼樹喜蔭,成年樹喜光。忌強光和乾旱,怕強風。以土層深厚、疏鬆、腐殖
-
野芫荽栽培技術
一、栽培方式 野芫荽以分株繁殖為主,可在生長良好的田塊選擇小苗種植。也可於3-10月播種,但苗期較長,一般需80天左右。可群體種植,株行距為30釐米×50釐米,也可盆栽,特別適於室內吊盆栽培。 二、田間管理 野芫荽栽培應注意保持土壤濕潤,
-
雁來紅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扡插繁殖也可以。 1.播種繁殖春季5月進行。通常採用露地苗床直播。播種時要遮光。由於其種子成熟後自然落地,因此必須及時進行採種。播後注意管理,保持土壤濕潤狀態,溫度保持在15~20℃,約7天就可以出苗。在熱帶低緯度地區
-
竹蓀栽培技術
原野生採集的竹蓀,價等黃金,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之譽。而已有人工栽培。竹蓀於20世紀80年代由寧德古田首先馴化成功。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類、段木、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培形式。用菌蕾作材料進行組織分離,用馬鈴
2017-03-1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