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射干
川射干 別名:藍蝴蝶、土知母、鐵扁擔、扇把草。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歸肺經。 入藥部位:為鳶尾科植物鳶尾的乾燥根莖。 川射干的用法用量 用法:6~10g。 炮製: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 川射干的功效主治
2017-02-18 38 -
布渣葉
布渣葉 別名:蓑衣子、破布葉、麻布葉。 性味:味酸,性涼。 歸經:歸脾、胃經。 入藥部位:是椴樹科植物破布樹的乾燥葉。 形態特徵: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10m;樹皮灰黑色。幼嫩部分被星狀柔毛。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旱,不耐澇。對
2017-02-18 10 -
羊靨
羊靨 性味:味甘、淡,性溫。 入藥部位:甲狀腺體。 羊靨的用法用量 內服:炙熟含咽汁,一具,或入丸劑。 炮製:宰羊時從頸部取下甲狀腺體,鮮用或烘乾。 羊靨的功效作用 功效:化痰消癭。 主治:用於氣癭。 羊靨的配伍 1、治氣癭
2017-02-18 55 -
豬靨
豬靨 別名:豬氣子。 性味:味甘,性微溫。 歸經:肺;膽;膀胱;腎經。 入藥部位:豬的甲狀腺體。 豬靨的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或焙乾研末,每日0.15克。 炮製:宰殺後,刮去豬毛,取出甲狀腺體,鮮用或烘乾。 豬靨的功效作
-
化橘紅
化橘紅 別名:化州桔紅、毛橘紅。 性味:味辛、苦,性溫。 歸經:歸肺、脾經。 入藥部位:植物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乾燥外層果皮。 形態特徵:呈對折的七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狀,單片呈柳葉形。完整者展平後直徑15~28cm,厚0.2~0.5
2017-02-18 12 -
蒔蘿子
蒔蘿子 別名:時美中、慈謀勒、蒔蘿椒、癟穀茴香、土茴香。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歸脾、胃、肝、腎經。 入藥部位:果實。 形態特徵:雙懸果多分離為分果,呈扁平廣卵形,長3-4mm,寬2-2.5mm。表面呈棕色,側棱延展呈翅狀,
2017-02-18 26 -
青皮
青皮 別名:四花青皮、個青皮、青皮子。 性味:味苦、辛,性溫。 歸經:歸肝、膽、胃經。 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 形態特徵:1、四花青皮:果皮剖成4裂片,裂片長橢圓形,長4~150px,厚0.1~5px。外表
2017-02-18 11 -
枳實
枳實 性味:苦、辛、酸,微寒。 歸經:歸脾、胃經。 入藥部位: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變種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的乾燥幼果。 形態特徵:本品呈半球形,少數為球形,直
2017-02-18 13 -
甲殼的鑒定
甲殼指穿山甲剝下後剔淨肉渣,用片竹撐開曬乾後帶鱗甲的整個甲皮,稱甲殼。 穿山甲(英文名:Malayan pangolin) 為鱗甲目,鱗鯉科,地棲性哺乳動物。穿山甲體形狹長,全身有鱗甲,四肢粗短。多生活在山麓地帶的草叢中或較潮濕的丘陵
2017-02-18 12 -
高良薑
高良薑 別名:風姜、小良薑、膏涼薑。 性味:味辛,性熱。 歸經:歸脾、胃經。 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根莖。 形態特徵:本品呈圓柱形,多彎曲,有分枝,長5~9cm,直徑1~1.5cm.表面棕紅色至暗褐色,有細密的縱皺紋及灰棕色的波狀
2017-02-18 13 -
紅豆蔻
紅豆蔻 別名:大良姜、山薑。 性味:辛,溫。 歸經:歸脾、肺經。 入藥部位:姜科植物大高良薑的乾燥成熟果實。 形態特徵:本品呈長球形,中部略細,長0.7~1.2cm,直徑0.5~0.7cm。表面紅棕色或暗紅色,略皺縮,頂端有黃白
2017-02-18 22 -
花椒
花椒 別名:香椒、大花椒、椒目。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歸脾、胃、腎經。 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成熟果皮。 形態特徵:瞢莢果多單生,直徑4~5mm。外表面紫紅色或棕紅色,散有多數疣狀突起的油點,直徑0.5~lmm,對光觀察半透
2017-02-18 11 -
蓽澄茄
蓽澄茄 別名:澄茄、毗陵茄子、畢澄茄。 性味:除去雜質,曬乾。 歸經:歸脾、胃、腎、膀胱經。 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成熟果實。 形態特徵:本品呈類球形,直徑4~6m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網狀皺紋。基部偶有宿萼和細果梗。除去外皮
2017-02-18 14 -
蓽茇
蓽茇 別名:蓽拔、鼠尾、蓽撥、阿梨訶他、椹聖。 性味:辛,熱。 歸經:歸胃、大腸經。 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 形態特徵:本品呈圓柱形,稍彎曲,由多數小漿果集合而成,長約1.5~3.5cm,直徑0.3~0.5cm。
2017-02-18 25 -
辣椒
辣椒 別名:辣子、辣角、牛角椒、紅海椒、海椒、番椒、大椒、辣虎。 性味:辛、熱。 歸經:歸心、脾經。 入藥部位:茄科辣椒屬植物辣椒,以果實、根和莖枝入藥。 形態特徵:本品呈圓錐形、類圓錐形,略彎曲。表面橙紅色、紅色或深紅色,光滑
2017-02-18 21 -
補氣活血偏方
中醫補氣活血的偏方 方一:牛乳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時,再加牛乳,煮至粥成,調以白糖進食。 本方有大補陰血功效。適用于虛弱勞損,形體羸瘦。 本方出自《調疾飲食辨》、《本草綱目》等,
2017-02-18 20 -
補腎偏方
中醫補腎的偏方 秘方一:補腎壯骨方 適用:用於因腎陽虛損引起的腰膝酸軟,下肢無力,頭暈目眩,手足不溫等症狀。 做法:豬或羊腔骨500克,文火燉熟,蟲草20克去灰渣,清水漂洗乾淨後,加入桂圓50克,文火共燉,酌加調料即可。 秘方二:
2017-02-18 10 -
白髮偏方
中醫治療白髮的偏方 1、女貞子520克,早蓮草、桑椹子各300克。先將女貞子陰乾,再用酒浸1日,蒸透曬乾,早蓮草、桑椹子陰乾,將上三味藥碾成細末,煉蜜成丸,每丸重10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淡鹽開水送股。 2、生柏葉(切碎)1000克
-
祛痘偏方
中醫祛痘的偏方 1、大楓子9克,胡桃仁9克,防風6克,水銀1.5克,冰片1.5克,樟腦6克。把上藥搗爛,用布包上,隨時迭用。用後感覺微癢。 2、白芷20克,老君須9克,人參葉9克,炙甘草3克,川椒3克,每日1劑,水煎服,兩周為1個療程
2017-02-18 12 -
減肥偏方
中醫減肥的偏方 中藥方一: 材料:決明子1兩,車前子3錢,山楂2錢,陳皮2錢,何首烏1錢半,甘草1錢,枳殼1錢。 原理:決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作用。山楂促進消化。車前子則有利水、清肺、明目、祛痰的作用。陳皮則可以通腸道、解熱
2017-02-1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