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血虧虛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當歸地黃湯。 證候表現:若傷時血出過多。 治則治法:不可再汗。 處方:宜當歸地黃湯主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五(卷)·雜證部(篇) 原文:若傷時血出過多,不可再汗,宜當歸地黃湯主之。
2017-03-04 11 -
裡熱壅盛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栝石湯。 證候表現:攻裡之後,裡熱不止。 處方:宜栝石湯服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五(卷)·雜證部(篇) 原文:攻裡之後,裡熱不止,宜栝石湯服之。
2017-03-04 12 -
表熱不解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小芎黃湯。 證候表現:發表之後,表熱不止者。 處方:宜小芎黃湯服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五(卷)·雜證部(篇) 原文:發表之後,表熱不止者,宜小芎黃湯服之。
2017-03-04 11 -
血虛風盛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防風當歸散。 病因病機:又有發表太過,臟腑雖和。 證候表現:自汗不止者。 處方:宜防風當歸散服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五(卷)·雜證部(篇) 原文:又有發表太過,臟腑雖和,自汗不止者,宜防風當歸散服之。
2017-03-04 14 -
風熱熾盛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大芎黃湯。 證候表現:牙關噤急,甚則身如角弓反張之狀若自汗不止,二便秘赤者。 處方:宜大芎黃湯主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五(卷)·雜證部(篇) 原文:若自汗不止,二便秘赤者,宜大芎黃湯主之。
2017-03-04 14 -
表裡不和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榆丁散。 證候表現:牙關噤急,甚則身如角弓反張之狀,若頭汗多出,而身無汗者。 治則治法:不可發汗。 處方:宜榆丁散和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五(卷)·雜證部(篇) 原文:若頭汗多出,而身無汗者,不可發汗,宜榆丁散和
-
風熱內停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羌麻湯。 病因病機:如邪在半表半裡 證候表現:牙關噤急,甚則身如角弓反張之狀,無汗者。 處方:宜羌麻湯主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五(卷)·雜證部(篇) 原文:如邪在半表半裡,無汗者宜羌麻湯主之。
-
風毒入裡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木萸散加減。 證候表現:四肢抽搐,角弓反張,高熱寒戰,全身肌肉痙攣,間歇期短,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痰涎壅盛,胸腹滿悶,時時汗出,大便秘結,小便不通;舌紅,苔黃,脈弦數。 病因病機:風邪入裡引動內風,故四肢抽搐,角弓反張,肌肉痙
2017-03-04 12 -
風毒在表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玉真散合五虎追風散加減。 證候表現:輕度吞咽困難,牙關緊閉,周身拘急,抽搐較輕,痙攣期短,間歇期較長;舌淡,苔薄白,脈數。 病因病機:肌膚破傷,感受風毒之邪,外邪入侵,氣血不暢,經絡拘急,則吞咽困難,牙關緊閉,周身拘急;風邪在
2017-03-04 10 -
寒凝氣滯型疝氣
治療方法:三層茴香丸。 證候表現:陰囊腫大頑鞕。 處方:三層茴香自可痊。(注)此茴香丸,方在《醫宗必讀》。 出處:《雜病心法要訣》·卷四十二(卷)·諸疝治法(篇) 原文:?疝不問新與久,三層茴香自可痊。(注)此茴香丸,方在《醫宗必讀》。
2017-03-04 20 -
氣上沖心型疝氣
治療方法:木香散。 證候表現: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 病因病機:言氣上沖心,二便不通,能上而不能下。 處方:木香散。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七(卷)·疝氣(篇) 原文:經雲: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言氣上沖心
-
厥陰陰盛型疝氣
證候表現:腎脈滑甚為?癃。 病因病機:厥陰之陰盛,脈脹不通,為?癃疝。 證候表現:言內裡膿血,外小便閉。 處方:加味通心散。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七(卷)·疝氣(篇) 原文:又雲:腎脈滑甚為?癃。又雲:厥陰之陰盛,脈脹不通,為?癃疝
2017-03-04 12 -
火注陰分型疝氣
證候表現:熱痛,必有熱症熱脈,或便閉渴煩。 治療方法:大分清飲。 病因病機:火注陰分。 處方:宜大分清飲。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七(卷)·疝氣(篇) 原文:若火注陰分而為熱痛,必有熱症熱脈,或便閉渴煩,(宜大分清飲。)
-
肝胃不合型疝氣
治療方法:荔枝橘核湯、橘核散。 病因病機:足陽明之筋病?疝,腹筋急。又雲:肝脈滑甚為?疝,言肝木乘胃,或至潰膿下血。 處方:荔枝橘核湯、橘核散。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七(卷)·疝氣(篇) 原文:又雲:足陽明之筋病?疝,腹筋急。又雲:
2017-03-04 13 -
凍瘡喜好哪些人群
凍瘡的主要病因是寒冷所致,若是長期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就更容易誘發。因為潮濕可加速體溫散發,影響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從而促使凍瘡的形成。所以,在寒冷的冬天,特別是手、腳容易出汗的人群,除了要做好保暖措施,更要注意保持手足部位的乾燥。 很多
-
凍瘡預防如何做
民間素有“一年生凍瘡,年年生凍瘡”的說法,一旦惹上凍瘡,即便天氣轉暖後可逐漸消退,然而到了第二年也依然難逃劫數。 凍瘡雖然頑固易復發,但只要做好預防措施,也可以有效阻止其發作。對於容易復發的人,凍瘡預防的最佳時機應是在入冬前就做好準備,
-
正虛毒盛型脫疽
證候表現:謂疔生於足指,或足潰而自脫,色赤焮痛者。 治療方法:更兼灸。 療法:更兼灸。 治則治法:托裡消毒,更兼灸。 出處:《外科發揮》·卷之四薛氏醫案(卷)·脫疽(篇) 原文:色赤焮痛者,托裡消毒,更兼灸。
-
氣血兩虛型脫疽
治療方法:八珍東加減。 證候表現:病程日久,壞死組織脫落後瘡面久不癒合,肉芽暗紅或淡而不鮮;倦怠乏力,不欲飲食,面色少華,形體消瘦;舌淡,少苔,脈細無力。 病因病機:病久不愈,氣血兩虛,肢體失養,則瘡面久治不愈,肉色不鮮,形體消瘦;氣血
-
熱毒傷陰型脫疽
治療方法:顧步東加減。 證候表現:皮膚乾燥,毫毛脫落,趾(指)甲增厚變形,肌肉萎縮,趾(指)呈幹性壞疽;口幹欲飲,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細數。 病因病機:病邪鬱久化熱,熱毒內盛傷陰,陰虛失養,則皮膚乾燥,毫毛脫落,趾(指)甲增厚變形
2017-03-04 38 -
濕熱毒盛型脫疽
治療方法:四妙勇安東加連翹、黃柏、赤小豆、丹參、川芎、赤芍、牛膝等。 證候表現:患肢劇痛,日輕夜重,局部腫脹,皮膚紫暗,浸淫蔓延,潰破腐爛,肉色不鮮;身熱口幹,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病因病機:氣血瘀滯,鬱久化熱,或濕熱入侵,
2017-03-04 16